2017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2017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矛盾的概念---不同于生活中的具体矛盾、逻辑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 (2)矛盾的斗争性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原理) 典型案例分析 1、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5、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良莠不分;千篇一律,一刀切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设问角度,是什么 第一步:审题干 找题眼 全民与困难群众、基本公 共服务与热难焦点问题 惠及全民是整体,困难群 众的问题是部分,正确项 第二步:析选项 做判断 题干未涉及抓主 要矛盾,干扰项 基本公共服务是普遍性,困难群众 及热点等问题是特殊性,正确项 题干未涉及社会 改革,干扰项 (2011高考福建卷35) 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 的是( )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2014课标卷2 .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①错误,矛盾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不是主观的。③错误,矛盾源自人们的认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我们是通过实践来解决矛盾的,从而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故②④正确。 (1)主、次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 1)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 2)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只有一种,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考点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等其他矛盾是次要矛盾。 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等其他矛盾是次要矛盾。 学 生 学习 劳动 卫生 休息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注意抓主要矛盾的提示词: 抓中心、核心、重点、重中之重、要害、关键、着力、第一要务、攻坚、牛鼻子、关节点、节骨眼、抓症结等。 (2013·重庆文综)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评价毛泽东(功、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弊、),当前党员干部中的腐败问题(多、少)经济发展中的(成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