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答赛 第一轮:必答题 第二轮:抢答题 第三轮:小组PK题 第四轮:加赛题 1—9组回答相应1--9题 每道题答对得2分, 答错不扣分。 第一轮 必答题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后来皇帝登基也叫受禅。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C(礼部主管科举取士)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D【解析】兵部掌管武官选拔以及驻防等方面,吏部负责文官选拔和任免等事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D.?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军事、官员任免升降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兵部尚书。 D(“致仕”指官员正常退休或辞职)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A。【解析】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B.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C.冠,即帽子。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5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A(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C(应为“五人为伍,五伍为行”)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D(“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都为非正常死亡。 D《论语》不是六经之一,应为《春秋》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 “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