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资源建构与标记工作营 如何建立合于理论与实际需求的词类与后
語言資源建構與標記工作營如何建立合於理論與實際需求的詞類與後設資料標準以蘇軾詩集卷七為例 羅鳳珠、張如瑩 報告大綱 詩的內容標記元素與屬性 標記的目的:文學語言的研究 詩的語言特性 實作所遭遇的問題(以詩句為例) 斷詞的困難 標注詞義的困難 標誌詞性的困難 詩的內容標記元素與屬性之一 詩的內容標記元素與屬性之二 詩的內容標記元素與屬性之三 詩(韻文)的語言特性 詩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句型、構詞、詞性、聲韻的應用與變化都與其他文體不同。 詩人講究鍛字鍊句,典故的使用比其他文體多 講究意境,詩的詞義比其他文體更為豐富多變 講究音樂性,格律固定,句法活潑 中國詩歌精緻的語言風格,也使得詩語的「多義性」成為中國詩歌最大的特色 詩的多義性 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於〈中國古典詩歌的多義性〉文中指出,詩的語言有: 雙關義(「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 情韻義(送君「南浦」淚如絲) 象徵義(採菊「東籬」下) 深層義(「落花時節」又逢君) 言外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等 詩人變化著語言的形式(杜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音調(李商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豐富詩的內涵,詩人創造新的語言,造就繁複贍麗的詩篇,再因整首詩所創造的情境,使得該語言有新的含意,有豐富的內涵、情韻。 詩人的寄託—蘇軾明月詩 詩人也常藉外在的事物寄託心事,以蘇軾詩為例,蘇軾看似曠達,但常有寂寞悲涼的情懷,而且當他出現寂寞悲涼時常將心事寄託明月。蘇軾二千六百多首詩之中,與「月」有關的詩句有456句,佔了極大的比例。 例如: 獨騎瘦馬踏殘月、多情海月空留照、月明驚鵲未安枝、明月明年何處看、月落庭空影許長… 標記的目的之一:提供文學語言的研究 李潤新在《文學語言概論》一書曾指出: 「語言學家們,往往偏重於語言現象的研究,忽略了對文學語言的研究;而文藝理論家們,往往偏重文學形象的研究,也忽略了對文學語言的研究。」 文學與語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兼顧二者的研究本就不易,因此過去的文人論及某作者的語言風格時,往往以印象式的理解推論,難能提出具體的數據作為立論的佐證,主要的原因是面對龐大的文獻,要以人力統計數據,進而分析、比對,實非易事。電腦強大的分析、統計能力正好可以彌補人力的不足。 標記的目的之二:文學語言研究的方向 所產生的詞彙可作為語言學研究之用 詩語的演變研究 不同文體用語區別研究 (詩語、文語) 詞語的創新研究 文學風格與修辭的特色研究 文人互相影響的研究 文學風格的研究: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 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沈鬱 蘇軾以詩為詞 秦觀詩似小詞 為詩學研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 實作所遭遇的問題之一(以詩句為例) 斷詞方面 詩是特殊的語言形式(王力),比散文更講究修辭技巧,使得詞彙的認定比較困難,例如: 使用典故豐富內涵:典故詞彙的認定 因對仗的需求:一個詞彙分列在二個句子 因格律的需求:使用倒裝句 二字詞、三字詞如果以:「形容詞+名詞」、「動詞+名詞」、「名詞+形容詞」、「名詞+動詞」、「使動詞+名詞」是否斷開?斷開即無法顯示詩人修辭的特色與功力,不斷開如何標記詞性?) 實作所遭遇的問題之二(以詩句為例) 詞義標記方面 中國文字本有一字(詞)多義的特性 詩以雙關義、情韻義、象徵義、深層義、言外義等方式呈現詩的多義性,牽涉的層面更廣,對詩語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對詩意的理解之上,不只是單一詞彙的理解。 典故方面: 詞彙相同,意義不同 意義相同、詞彙不同 詩語的音樂性方面:聲情(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斷詞:典故的斷詞之一:典故的定義 典故的使用方法可以概分為三種: 事典(包含一個故事) 肯為雨立求秦優:史記?滑稽傳:優旃善為笑言,秦始皇時,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優旃見而哀之。居有頃,殿上上壽,優旃臨檻大呼曰:「陛楯郎,汝雖長何益,幸雨立,我雖短也,幸休居。 語典(引用或化用前人句子) 火雲勢方壯,未受月露洗:杜甫〈貽華陽柳少府〉:「火雲洗月露,絕壁上朝暾。」 事典+語典 相夸綬若若:漢石顯傳: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據勢也. 斷詞:典故的斷詞之二:典故的語言形式 詩人引用典故的語言表現方式: 整句用典:桓侯初笑越人方(齊桓侯、扁鵲) 某些詞彙用典:新詩到中路,令我喜折屐(謝安) 典故的語言現象: 詞彙相同,意義不同:撞鐘擊鼓聞淮南(地區)、座談足使淮南(淮南王黥布)懼 意義相同、詞彙不同:陶潛菊 、陶令菊 、菊姓陶 、淵明菊 、菊在陶家 、陶菊 斷詞:典故的斷詞之三:典故的斷詞 思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