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咳嗽病2012
咳嗽病(支气管炎)诊疗方案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咳嗽病的诊断依据。
(1) 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好发于冬春季节。
(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不固定的干、湿性罗音。
(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2.西医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咳嗽为主要症状 , 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
(2)肺部听诊 : 两肺呼吸音粗糙 , 或有少量的散在不固定的干、湿罗音。
(3)X 线摄片或透视检查, 示肺纹理增粗。
(4)病原学检查:气管吸出物做多媒体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测,呼吸道病原抗体检测,可确定部分病原。
(二)证候诊断
1.风寒袭肺证 :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3.痰热壅肺证: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下发热。苔白腻,脉滑。
5.肺气亏虚证:咳声无力,痰白清稀,面色淡白,体弱多汗,易于感冒。舌淡,脉无力。
6.肺阴亏虚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咳声嘶哑,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风寒袭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以杏苏散加减,苦杏仁、苏叶、橘皮、半夏、枳壳、桔梗、前胡、茯苓。
中成药:杏苏止咳颗粒。
2. 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肺。
推荐方药:以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中成药: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
3. 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
推荐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黄芩、山栀、知母、贝母、瓜蒌、桔梗、茯苓、橘红。
中成药: 宝咳宁颗粒。
4. 痰湿蕴肺证
治法:燥湿化痰。
推荐方药:以二陈汤加减,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中成药:橘红痰咳液。
5. 肺气亏虚证
治法:益气补肺。
推荐方药:以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芪、防风。
中成药:四君子合剂。
6. 肺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润肺。
推荐方药:以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门冬、玉竹、甘草、桑叶、白扁豆、天花粉。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
(二)中药注射液
风热犯肺证可选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痰热壅肺证可选用痰热清注射液,肺肾气虚兼有痰者可选用喘可治注射液。
(三)外治法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外感咳嗽初起可选用本科自制中药穴位贴敷制剂4号外敷天突穴或双肺俞穴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痰多的患儿可选用本科自制中药穴位贴敷制剂6号外敷双肺俞穴以化痰止咳;伴发热的患儿可配合本科自制中药穴位贴敷制剂2号或3号外敷双涌泉穴以清热降火。
(四)护理
1.室内通风,保持安静,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经常变换体位及拍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
4.注意背、腹部保暖。
5.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之品,多饮水。
三、难点分析
1、小儿痉咳多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剧烈,特别是一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剧烈咳嗽,用多种西药镇咳都难以显效。是儿科治疗的难点。用中医的方法,通过辨证施治配合外治,达到控制或减轻咳嗽的作用,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2、小儿反复咳嗽,由于先天禀赋虚弱,或后天养育失调,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目前用中、西医的治疗的效果都不佳,是儿科治疗的难点。用中医的方法,发时祛邪,缓时扶正结合临床辨治,进行追踪观察总结,制定一套有效的施治方案,减少咳嗽的反复发作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指标
1.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症状的改善情况
2.体征:肺部啰音改善情况;
3.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
(二)疗效判断
治愈: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罗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
好转: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
未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