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千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东北明珠”和“辽东第一山”之美誉。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叫“千朵莲花山”、“千华山”、“千顶山”简称“千山”,按区域划分为风景旅游区,温泉度假区和田园度假观光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3米。千山的自然景观旖旎多姿,险峻峭拔,有奇峰、秀岗、名台、俏石、岫洞、险关、古井、清泉和古松名木等126处之多。
千山的人文景观历史久远,丰富多彩,早在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以后逐渐成为佛教活动朝拜的圣地,清康熙六年,道教传入千山鼎盛时期有著名的“五大禅林”、“九宫八观”、“十二茅庵”等40余座庙宇形成了山岳型地貌园林寺庙旅游圣地,共有人文景观400余处。它具有我国北温带湿润气候独有的风景特征,植物种类繁多,全区共有植物106科、426属、872种,森林覆盖率96%以上,千山还有稀少的黑头鹳和其它鸟兽等各种动物百余种。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千山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全面提升千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和一流服务管理水平,打造东北第一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根据千山总体规划,不断开发新的景区景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九五期间共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了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新景点的建设,正门广场,大佛景区广场,西海广场,三个小型蓄水库,北部景区道路改造和仙人台景区道路建设,占地24000平方米的百鸟园,大佛寺等文化含量较高的人文景观,仙人台景区的开发,积翠门,太和门形象景观的完善,大安寺唐代古迹的恢复,温泉度假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投资近1亿元建设的沈阳铁路分局水疗馆,省地税干部培训中心,乐雪假日二期工程,2000年花园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投入运营使整个千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品位和旅游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以《千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指导,依托千山的风景资源,宗教文化和温泉资源,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旅游基础产业,旅游观光业、休闲文化娱乐业、高新绿色环保业,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旅游区域经济,把千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东北宗教圣地,国家级休闲度假胜地和世界级风景旅游胜地。
千山风景名胜区“十一五”规划旅游景区景点导游,重点介绍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内完成的大佛景区弥勒宝塔等十余项重点建设项目及部分待建景区景点介绍,尽可能为游人提供一份了解千山解读千山,赞美祖国大好壮丽的山河,抒发探古寻幽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文以景生辉,景以文溢彩,声情并茂的效果。走进千山拥抱自然,走进千山风光无限。
编写整理千山风景名胜区“十一五”规划景区景点导游得到了管委会领导及相关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斧正,不吝赐教。
千 山 概 况
游客朋友:
您好!
欢迎您来千山旅游观光,在这里祝您旅途愉快!
千山全称千朵莲花山。系长白山的支脉,辽河与鸭绿江的分水岭,距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面积125平方公里,划分为旅游观光区、田园渡假区、温泉旅游渡假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旅游区”,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以奇松、怪石、古庙、梨花而著称,从古至今被誉为“东方明珠”和“辽东第一山”,推为辽东名胜之首,明代进士张鳌曾赞美千山“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漫游青山绿水,自然风光里卸去身心疲惫,寻访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中尽享丰富人生,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春天梨花漫谷,一片雪白,香气袭人,诗人杜光尧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的是两根“千华宝杵”,建于1997年由沈阳贺中令创意, “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其文化久远,且千年锦绣之说。 “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具有降妖伏魔,驱邪安邦之意。故有降魔杵之说,千华宝杵具有镇山之意。底部直径为2米,两根相加为4米,象征一年四季。高12米,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圆柱, 象征一年365天。底座形,代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火、山、泽、雷风底座刻有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来此挥豪泼墨留下的诗篇宝杵雕刻为传统的华表龙雕刻手法。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以仙人台为主体五龙宫为代表的。天成弥勒大佛为主龙泉寺为代表的雕刻。上刻有奇松翠柏,尤如祥云朵朵,山脉、寺庙,尤如盘柱飞腾。优景佳境点缀其上,将千山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高度浓缩其上,远远望去,好似两名武士守卫在千山正门。每当夜幕降临,彩灯照耀下,奇松翠柏,生意盎然,四周云雾飘缈,成为千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目光前望,便为雄伟、壮丽的千山门,它建于1975年,高15米,宽30米,是由三扇抖拱牌楼蝉联而成的一座三层琉璃飞檐式大型山门。具有清代鹤脊牌楼攒尖式古建筑风格,正中悬金光耀眼的匾额上书“千山”两个遒劲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佛教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