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修身与育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孔子的修身与育人 周村实验中学 许 静 孔子,对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代圣贤。熟悉的是他的名字,陌生的可能是他的思想。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一年来,我坚持利用课前五分钟和学生一起进行国学诵读,平时有空就翻阅《论语通译》,的确是受益匪浅。通过读记录圣贤言行的文字,进一步了解了孔子的为人与境界,情感与思想,尤其对他的修身与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修身 自我认知 孔子能够成为大学者首先源于他对自己的定位。孔子把人的智力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自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这样的自我认知是怎么确立的呢?据《中庸》载孔子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孔子发现舜的大智慧是从好问好察而来的,由此他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们的先天才质都是差不多的,修养的高下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我认知和参悟,才使他没有迷失自我。 立志求学 “人非生而知之” ,要“知之” ,就得学习。孔子从小就有学习古代文化的强烈愿望和远大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正是这样的学习动机,使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疲倦:“学而不厌。”我们都知道,只有愿望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有行动而没有好的方法也很难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不用说事半功倍。而孔子不仅有强烈的愿望,更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行动━━勤奋、学思结合与虚心求教:“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罔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焉能不成为一代宗师? 矢志不移 近年来,终身学习的理念被提出并逐步深入人心,殊不知我们的先贤早在两千年以前就已经践行之。孔子在他的人生旅途中,边走边学,不曾有一日废止,即使在他到了“四十而不惑”的时候,他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怎样的一种乐此不疲、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在62岁的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的时候,孔子这样来描述自己的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表明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的乐趣,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好学、乐观、积极向上、坚持自己理想的品质? 博学通识 孔子以好学著称,他认为“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要做一个只能供作某种目的使用的器具,而应注重道德修养,成就通才,用无不周。所以他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这最终成就了他的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在当时,孔子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他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正是这种虚怀若谷的求知欲望,才成就了一代大家。 躬身自省 人往往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他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短处、他人的优点。而这恰恰阻碍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孔子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他总结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弟子曾子进一步解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这样的自觉反思,使他的学问、道德、技艺日益增进。 二、育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自己就是这种思想的践行者。修身,令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育人,则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教授的七十余弟子,都变为学成行尊、出类拔萃、显于当时、传于后世的一批人物,他自己也成为至圣先师。 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一生勤奋刻苦学习的写照。孔子不仅文学修养登峰造极,道德修养日臻完善,而且实际技术也有很高的造诣。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导自己的学生:“文、行、忠、信。”所用教材是他自己整理的古代典籍━━诗、书、礼、乐,在课程的设置上有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既重视文学修养、政治思想教育,又重视实际技术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的是全面的教育与培养。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与品质:“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文学及政治思想教育的大前题下,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孔子尤为重视。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孔子要求学生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孔子要把他的学生培养成“君子”“成人”“仁人”,对学生的日常言行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在这些方面,孔子首先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车上不回头看、不疾(急)言快语说话、不指指点点,不直挺着象尸体一样睡觉,平时在家里不过分讲求仪容,吃饭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