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docVIP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 南漳县聚仙观的前身是“飞凤观”或“石门寺”,据民国十一年向承煜等篡修的《南漳县志》记载:石门寺在县北四十里,晋建,唐仪凤三年敕改为镇国禅院。这件事的起因是唐朝皇帝崇道和后周武则天崇佛争斗的结果。什么是“仪凤”呢?源自“有凤来仪”中国汉语成语。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有观点认为《有凤来仪》引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与凤通假。 据说,从东汉末期首任掌门李好道传道以来,飞凤观或“石门寺” 的历代掌门人遵守“有能力者上”的遗训,相继出现各位高功大德,他们通过种种途径,帮助李渊和李世民夺得天下,受到唐李皇帝的敕封。据说飞凤观第一次敕封是唐朝建国开始时,现文献已不可考,但聚仙观至今还保存着敕封石碑的碑头,“二龙戏珠”和“龙凤呈祥”历经岁月的苍桑,仍然清晰可见。“龙凤”是历代帝王最崇拜的图腾,没经帝王的敕封许可,道观是不可能有此文物的,这是今天聚仙观悠久的历史,一个活生生的物证。 唐仪凤三年敕改为镇国禅院,需要一个宏观的认识和理解。为什 么呢?唐初二帝崇重道教的原因首先在于隋末道士多认为李渊父子会取得天下,便宣扬“李姓当王”,并投靠其麾下,为他们建立李家王朝效劳。唐初二帝崇重道教的原因还在于唐初的时候,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就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提高其门第,神化其统治,乃强调道教所奉的教主老子姓李,唐朝帝室也姓李的关系,与老子叙家谱,尊之为始祖,宣称自己是李老君的后代,为“神仙之苗裔”。在李渊取得帝位以后,传说太上老君又托人告诉他,说他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应当子孙享国千万年。武德八年(625 年),他正式颁布《 先老后释诏》 说:“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先老、孔次、末后释宗。”明确规定道教在佛教之上,制定了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 。 显庆五年(660 年)以后,政权已全归武则天掌握,她要以周代唐,便依靠佛教势力为她大造篡权夺位的神话舆论。因之,佛道关系便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李治为维护唐王朝的统治,仍采取了以下一些崇道措施:1、尊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并立祠庙加以祭祀。2 、以《老子》为上经,令王公百僚皆习,并规定为考试的内容。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武则天上表,以为国家圣绪出自玄元皇帝,请令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每岁明经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仪凤三年(678年)五月高宗李治又下诏说:“自今已后,《道德经》并为上经,贡举人皆须兼通。3、提高道士地位和优宠道士。《佛祖统纪》卷39 载:仪凤三年(678 ) ,高宗李治令道士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唐代的宗正寺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把道士归它管理,即是将道士视为自己的本家。4 、兴建道观。高宗时,各地兴建道观较多。 武则天依靠佛教,为其 “武周革命”服务,欲取李唐而代之,故高宗已不能给道教以强有力的支持,佛教势力逐渐抬头,道教势力则逐步减弱。显庆元年(656 年)五月,佛教徒以玄类为首要求调整道先佛后的关系,李治于第二年(657 年)六月召集二教代表对此进行辩论,朝中大臣也有附和佛教者,上元元年(674 年)八月,李治只好下诏宣布:“公私斋会及集之处,道士女冠在东,僧尼在西,不须更为先后”。让道佛二教平起平坐。 到武则天上台以后,她一面对佛教徒厚加赏赐,大肆营造佛堂、佛像,尽力扶持佛教;一面又毅然改变高祖李渊以来的崇道政策,下 令削去太上老君的“太上玄元皇帝”称号。   从上所述,唐仪凤三年 ,敕改为镇国禅院,又验证了周武则天在全国大力发展佛教,并且利用飞凤观或石门寺广出高功大德的事实,把庙名改为“镇国禅院”,既是对石门寺的认可,也是武则天希望巩固自己的权利,永享国泰民安。     宋景祐四年(1037年)蕴聪禅师重修复,名石门寺。宋仁宗赵祯继位以后,对道教崇奉的政策没有改变。书上说“仁宗之利用道教,主要是用其祈雨、祈嗣这两个方面”。飞凤观或石门寺经过唐朝皇帝的敕封,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后期,宫观遭到破坏,蕴聪禅师利用“祈晴祷雨”的本领,又重新修复,名石门寺,这个名字是以当地土名而命名的,说明她不再受到宋朝皇帝的重视。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敕改为乾明禅寺。南宋(1127——1279)高宗(赵构):建炎/绍兴,在位36年。孝宗(赵昚shen慎的异体字):隆兴/乾道/淳熙,在位27年。宋高宗无子嗣,于是下诏挑选太祖后裔为皇子。宋孝宗原名赵伯琮,为宋太祖七世孙,被选入宫中抚育。据其母亲宣称,她曾梦见崔府君送给她一只羊。宋孝宗即出生于建炎元年(丁未,属羊)。被选入宫后改名“瑗”,与崔府君同名。绍兴十八年(1148),高宗下令建显应观。孝宗继位后也重其事。孝宗以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