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音乐史上的大音希声精神.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音乐为何物 音乐是蓝天上飘拂着的缕缕白云,是山涧汇聚而成的潺潺流水,是草原上 奔腾千里的马群,是雪域高原上最虔诚的祝福,是长江大河不舍昼夜的滚滚波 涛,是佛寺、道观与耶稣教堂里的声声祈祷,是天地人和的艺术音符,是自然 音符与人类心灵音符的艺术再现,是社会人生的文化符号和艺术音响,是民族 心灵的艺术展示,是人类情感的艺术交流与融通。 音乐的构成要素有三,即天、地、人。“天”为宇宙自然,音乐是来自大 自然的艺术音响与文化符号;“地”为地域,音乐艺术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 “人”,人类是音乐艺术的主体,人的心灵与情感交流是音乐艺术得以产生与繁 荣发展的根基,人所制造的音乐旋律与各种乐器也是音乐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 音乐欣赏没有国界,没有民族隔膜,没有时空界限,没有语言文字障碍, 音乐那动人心弦的旋律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艺术,音乐那优美的艺术境界是人类 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中国人对音乐的认识,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思索过程,但总体上能切中 肯綮:一是注意到音乐之声来源于人的心灵,二是注意到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节 奏旋律,三是注意到八种乐器能演奏出不同的音乐之声。 秦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卷五“大乐”指出:“凡乐,天地之和,阴阳 之调也。”认为音乐产生于人的审美欲望与天地自然的有机结合,产生于天地阴 阳的和谐统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 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宫商角徵羽,为 “五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为“八音”,是八种乐器演奏出的声音。这就是 说,汉人对“音”字的理解,就是“音乐”,是“五声”与“八音”的代名 词。 乐,繁体字即“樂”。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云:“樂,五声八音 之总名。”“樂”之为音乐,从汉字文化原型来分析,樂,从白,从二幺,从 木。其中之“白”,意义有二:一为“首”,故置于“首”部;二为秋色,如 《说文解字》解释说:“西方色也。”《尔雅》疏云:“秋之气和,则色白。”幺, 《说文解字》云:“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木,是指树木支撑着的舞台。 这样,我们可以对“樂”作出文化原型的解释:秋收时节,一群小孩在临时搭 建的舞台上载歌载舞,与大人们共同欢庆丰收的喜悦。所以,中国先民认为, 音乐的本质在于欢乐。 二、大音希声 老子是道家音乐的先驱者。老子崇尚“无为”之道、自然之道,注重“天 籁之音”,故倡言“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是道家崇尚的音乐美学的最高境界与音乐批评的最高标准。 老子言“大”,《老子·四十一章》有所谓“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语:若辱之白为“大白”,无隅之方为“大方”,晚成 之器为“大器”,希声之音为“大音”,无形之象为“大象”。这“大”者,包 含宇宙,至大至高也。音乐之大,在于“希声”,在于“无声”。 希声之乐,无声之乐,是“天籁之音”,来源于天地自然,而非人为的做 作。这是我们理解与诠释“大音希声”论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对老子“大音 希声”论作道家文化阐释的一种宇宙观念。 西汉辞赋家扬雄《解难》云:“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 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 不可齐于庸人之听。” 唐人高郢(742—813),字公楚,卫州人,撰有《无声乐赋》、《吴公子听 乐赋》与《献凯乐赋》等音乐美学之作。他的《无声乐赋》,秉承老子“大音希声”之论,倡言无声之乐。他指出: 乐而无声,和之至;声而有象,乐之器。特饬(chi,同“饰”) 乐以彰物,非克和之大义,故保和而遗饰,然后至乐之道备。乐不可 以见,见之非乐也,是乐之形;乐不可以闻,闻之非乐也,是乐之声。 天广其覆,地厚其生,四时和,万物成,绸媪煦妪,何乐能名? 这段议论极其精彩,如金声玉振,掷地有声,是对老子“大音希声”的恰 当诠释。他认为:音乐而无声,是和谐到了极点;有声而富有形象,是各种乐 器的演奏。刻意修饰,使音乐能够表达事物,不是达到和谐之美的正道;故保 全音乐的和谐,而放弃雕饰之工,然后才能构造理想的音乐境界。音乐不可以 见到,见到的不是音乐,而是音乐的外形;音乐不可以闻到,闻到的不是音乐, 而是音乐的声响。天之广覆育着万物,地之厚滋养着生命,四时交替,自然和 谐,万物乃得以生成。这种化育万物的自然至和之美,是可以和任何音乐媲美 的。饬乐:修饰音乐,进行艺术加工。彰物:扬声,使乐声响亮。覆:覆育, 指天地养育万物。细组:万物因相互作用而变化。煦妪:抚育成长。 其后,唐人杨发,则作《大音希声赋》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