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缸文化里的三国英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酱缸文化里的《三国》英雄 狄马 一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三国演义》把正史变成了小说,把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读懂的高文典册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通俗话本,它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你是否认不了的。这种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是一面镜子,从中你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是怎样造成的。书中虽也夹杂了一些诸如关公显圣、诸葛禳星、借东风之类荒诞的描写,但从整体上看它展示了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将历史进程中最黑暗、虚伪的一面撕破给我们看。比如它写曹丕想篡汉自立,就唆使华歆等人威逼汉献帝起草退位诏,献帝害怕性命不保,就只得在受禅坛上交出皇权。禅让仪式一结束,曹丕就对大臣们说:舜、禹之事,朕知之矣!你看这轻轻的一笔,就把儒生集团几千年来建构起来的神话消解得一干二净。但从消极的方面看,这又是一本坏书,一本少儿不宜、成人也不宜的坏教科书。它教给人的不是善良、同情、友爱等普世的价值关怀,而是阴险、毒辣、狡诈等恐龙时代的生存法则。它所宣扬的忠义实际上是依附,它所标榜的智慧实际上是权谋,它所讴歌的兄弟情义实际上是小集团内部的攻守同盟,类似于黑社会的利益死党。它是中国人心扭曲、道德败坏的巨大推手。因而民间早有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谚语。   在三国的世界里,人们不问是非,只问成败。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是懦夫,不存在失败的英雄一说。怎样才能成功呢?谁的脸最厚,心最黑,谁就能成功。可惜这种成功只是动物学意义上的。它并不能给当下和后世增加任何文明的因子。杀伐掳掠的时候,当然要把天下苍生、仁义道德挂在嘴上,但都是用来遮丑或当幌子用的。英雄们念兹在兹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消灭对手。消灭之后将对方的人口、土地纳入自己帐下,女人揽入自己怀中。   曹操率军攻打宛城,守将张绣见曹军势大,就率众归降。曹操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张绣的婶娘邹氏取来共枕。曹丕随父攻破冀州,提剑进入袁绍府,见二妇相拥而哭。问之,知是袁绍的妻子和二儿媳,就拖袁熙之妻甄氏前来,以衫袖拭去脸上的污垢,见其有倾国之色,遂按剑坐于堂上,当场纳为己妻。刘备也一样。他赶走刘璋,占领益州后,法正奏曰,刘璋的哥哥刘瑁早死了,但留下一个寡妇长得十分漂亮,大王何不纳为王妃?刘备开始还装模作样,说,刘瑁是我同宗兄弟,我怎么能乱来?但他手下人说,人家秦穆公的女儿怀赢先嫁给晋怀公,后来又嫁给晋怀公的伯父都可以,你娶个兄弟媳妇算啥呢?刘备一听,就笑吟吟地接受了.   而这正是狮子老虎惯常的做法。雄狮或雄虎要想称王,都是等体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突然攻入对方群中,咬死当家的雄性和来不及逃走的幼崽,然后把先主留下的姬妾宠妃一并笑纳。唯一与人不同的是,狮子老虎咬死对手,占了它的地盘和女人,不会再讲仁义,而英雄们会。刘备攻下西川,占领益州,逼得同宗兄弟刘璋纳土归降。这事即使搁三国时代也不大光彩。你不是口口声声说曹操是贼,你才是正统吗?现在我们姑且认为你没有冒充高干子弟,确实是汉室帝胄,但你姓刘,刘璋、刘表不也姓刘吗?他们也是贼吗?刘备大概也觉得此事做得不地道,因而看见刘璋捧着官印文书出城来了,就赶紧上前拉住他的手,痛哭流涕地说: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      二      在这种兽化的游戏规则里,霸主枭雄们都不论制度优劣,只比权术高低;都不叹仁义坠地,只恨兵少将微;全不念豺狼当道,黎民倒悬,只恨自己不能杀更多的人,占更多的地。简言之,在这种价值体系里,救人的不是英雄,杀人的倒成了英雄;教人活的不是英雄,教人死的反倒成了英雄。刘备入川本来说好是为打张鲁的,一应军资粮草也全由刘璋供给,后来刘备以供应不足为借口,反攻倒算,窃取了西川,这事的是非曲直虽三岁小儿亦可明了,但经此一役,抢人的刘备成了三分天下的英主,救人的刘璋却成了暗弱无能的庸才。   刘璋救过人吗?当然。这一点即使在酱缸一样的《三国演义》里,也至少留下了两处令人动容的记录:   第一次是刘备大军攻陷雒城,从事郑度向刘璋献计说:今刘备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备可擒也。但刘璋回答说: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郑的意思是,刘备大军劳师袭远,粮草不多,吃的是山里的野谷和百姓仓库里的粮食。如果我们将百姓集体移民到涪水以西,然后实行坚壁清野,刘备没有吃的用的,自然不战而退。如果从成功的角度上看,郑度此计当然极为高妙,连孔明听后也大吃一惊,说:若用此言,吾势危矣!但刘璋的选择却出人意料:他宁愿让军队正面迎敌,也不愿让百姓拖家带口地搬迁。他认为军队的责任就是抵御外敌,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现在军队不能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也就罢了,反而让百姓放弃家园,烧毁财产,来保护它的安全,这算什么道理!   第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