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间万物终究有毁灭的一天,也许是2012,也许是未来。三年前开始兴起的微博,如今五分之三的中国网民都绕着它团团转。新浪微博受宠之时,不得不想起当年一度被看好的饭否。结果王兴跑得太快,没注意方向,刹不住车就撞死在了监管防火墙上。反观新浪微博却有着雄厚的背景,门户加明星就把微博炒得热火朝天。而腾讯就只会抄袭和绑架用户,走着一直在模仿,很难被超越的潇洒企鹅步。微博这波浪潮来得太过于凶猛,吓得互联网和传统媒体都出了一身冷汗,惊慌失绰地大喊微博要颠覆这个,改变那个。名人也跟着带头起哄,有的干脆乘势出书捞一笔。只有搞不清楚状况的网民跟着所谓意见领袖的屁股后面跑,颇有点玩快闪的味道。微博迟早有一天会完蛋,沦落成为互联网的平民百姓。本来就是一只纸老虎,再怎么往它身上涂些本地化、移动化、社交化的色彩,它终究是一只一戳就破的纸玩意儿。互联网玩的就是概念,搞的就是整合,靠的就是烧钱。纵观网络天下,至今尚未有一款产品能阻止微博继续忽悠网民了。
一、微博也就那么点事儿。
方兴东玩博客玩得不亦乐乎之时,也没有想到博客还会有两个弟弟。老三叫微博,老二叫轻博,都是2.0后。老大博客憨厚老实,该干苦力活就干苦力活。老二眉清目秀,自我感觉能当明日之星。老三道上混得一手遮天,上天下地无所不能。老三微博之所以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键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互联网产品始终顺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趋势发展。在一个浮躁得连书都看不下去的社会,微博这种快餐文化恰好合了胃口。时间碎片化的现代人,对于资讯的需求更强调快速与简洁。而读图时代的到来,更是说明了现在最伤不起的是浪费生命。
140字发个微博满足了没事唠叨一下的需求,反正玩博客玩腻的了人更喜欢这种方式。君不见QQ空间写日志的人越来越少,转载来转载去成为了潮流。即便有写日志习惯的人,也懂得什么是隐私和该不该公开。微博的真正威力还是在于转发与关注,点一下转发耗费不了几秒,但却可以覆盖到关注自己的人群,形成多次转发无限扩散的病毒式传播。比起以前玩论坛不同,靠论坛炒火一个话题需要不同平台之间的协作,推动力来自于网民的自发行为。排除掉水军们有计划有阴谋的策划,能够引起极强眼球聚焦力的无非是真正地触动了广大网民的某根神经。转发这一常见的行为变得简单之后,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碎碎念,也可以被粉丝们传播得人尽皆知。信息量一大就得有搜索,微博话题也就为了方便搜索。能否整理一大堆零碎的结果还得考验一下用户的能力。
若以电子邮件这一工具与微博进行对比,可以相似地认为关注就是订阅,转发就是订阅者之间的分享,邮件能否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取决于能否取得用户许可。如此浅显易懂的操作方式已成为互联网常识。那么,微博加上了贴图片和视频功能,使得数字媒体分享变得更方便更简单。越不需要网民思考,越容易上手的产品,就越受欢迎。一下子用了这么多个越,只能说现在互联网上仍存在很多用户体验非常差的产品。回到关注这个功能上,每个微博用户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以自媒体的形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其覆盖的对象超越了以往众多互联网产品受众范围有限的局面。例如QQ群,再怎么大的容量目前最多也就是500人,从营销的角度上讲精准度也不高。
微博的优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拥有的,也是互联网特性的体现。假如没有了转发和关注,微博什么都不是。关注更加注重于受众与信息的关联性,接收信息的主动性,简单概括为信息受众与主动关注。所以说用户主动参与互动是web2.0的生命,也是微博的生命,至于以何种形式何种工具根本无关紧要。
扯了一大堆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微博看透了,其实就那么点事儿。至于还有人看不透理不清,那是被微博控了。
二、整合上瘾,微博怎堪重负。
做互联网产品强调长尾效应本身并没有错,但也得看明白是不是有那个必要以及能不能做。刘强东把京东弄得跟超市一样,那是因为京东本身定位就是要做电子零售沃尔玛。反观微博已经是细分的产品,再细分下去没有任何余地。所以,玩整合就成了一种常规套路。新浪用做门户的思维以微博为基础,整合了即时通信、在线应用等产品。可以很明显地就感觉到新浪那种老大的架势,反正我就把东西摆在这里,买不买账你们自己看着办。
就拿即时通信来说,web在线的聊天方式连腾讯都没能把客户端的用户轻松地转移到webqq上,更不用谈论新浪私信聊天能否推倒小企鹅了。webqq能做到的,私信聊天还做不到,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有腾讯的功力却想做它的对手,不是新浪态度不端正,而是仅仅认为用户有在线聊天的需要。经过腾讯驯化出来的用户用不惯私信聊天,单从用户转移已有好友名单就难以实现,更不必谈所谓的用户粘性。私信还是老老实实学社区论坛那样子,做个站内短消息又何妨。至于在线应用,前期新浪是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