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爱在西元前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穆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妳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 ?我卻在旁靜靜欣賞妳那張我深愛的臉?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經過苏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二、王朝的更替 三、伟大的文化成就 四、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1. 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 2. 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大河流域居民的生存考验 材料一 苏美尔人的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二、王朝的更替 1. 国家产生的条件与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 生产力的发展 2. 王朝更替的过程 3. 王朝频繁更替的原因:外部因素:游牧部落 内部因素:阶级分化 4. 王朝更替的影响:战争不可避免造成破坏 刺激国家职能的完善,趋渐统一 民族融合促进文化的交融 民族 时间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 城市国家 阿卡德人 公元前2371年 阿卡德王国,统一 南部 苏美尔人 公元前2113年 乌尔第三王朝,统一 南部 阿摩利人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王国, 首次 统一两河流域 亚述人、 迦勒底人 公元前7世纪 新巴比伦王国,先后 统一两河流域 王朝、统治范围 材料四: 正当人们在这片广阔的江河流域上定居、繁衍生息的时候,在这些条件优越的地区以外,土壤不那么丰腴而且更容易受季节改变所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原始游牧民族。游牧者不可避免的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在尼尼微(亚述)大军铁蹄蹂躏下,西亚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一座座城镇被摧毁(这其中也包括名城巴比伦),废墟中那一排排高大的木桩上钉着起义领袖们的尸体,他们被亚述刽子手活活剥了皮。被征服者们的家底被劫掠一空。在俘虏队伍中,那些倒霉的王国首领走在最前面,他们的脖子上挂着自己的子孙的头颅…… 三、伟大的文化成就 1. 楔形文字的产生与释读 2. 文学: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 3. 自然科学:天文、数学等等 4. “遗失”的建筑 ? 罗林森像,他成功释读了古波斯楔形文字和埃兰文,还破译出约150个楔形文字符号的读音,500个单词和数十个专有名词,被尊称为“亚述学之父”。 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大风和台风全搅在一起, 洪水漫过了礼拜中心)。 七日七夜, 洪水淹没了国中所有地方之后, 大船在洪水之上,因大风而(到处)漂流之后, 太阳升起来,天地放光明。 鸠什杜拉打开了大船的窗子, 英雄乌图将其光线射进大船深处。 王鸠什杜拉, 匍伏在乌图之前。 王杀了牛(宰了)羊。 20世纪30年代在两河流域的玛里城发掘出建造于3500年前的学校,这是现今发掘的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苏美尔人制作出了一块块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神话、医学、数学、天文和外交的典籍,达到令后世瞠目的高度。当时的学生每天任务繁重,要抄写要背诵。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基础是进位法: 时间量度的1小时=60分,1分=60秒。 著名的勾股定理也使出自于苏美尔人之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