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_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岳麓版][课件4]
课前提问: 回顾儒家正统思想发展脉络. 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等级制度,致力于秩序重建。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君舟民水。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西汉,???????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老”:老子的学说 1.黄 老 之 学的内容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黄”:黄帝的学说 1、从来源上讲, 2、从具体内容上讲, 2.特点 它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兼采阴 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 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 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a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 b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 “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楚汉战争 项羽 刘邦 汉初的经济状况 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适应社会状况而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汉刚立时,遗留下很多秦朝的问题,百姓没有生计衣食。米一石五千钱,有人吃人的事发生,人口减少了一半。于是高祖下令百姓可以买卖子女到蜀汉之地,那里有得吃。当天下安定以后,百姓们没有房屋储蓄,天子也找不到同颜色的四匹马给他拉车。而文武官员连马车都没有,只能坐牛车。 这段话反映了汉朝初年,由于多年战争以及秦朝时留下的一些弊政而导致百姓疾苦,国家贫困,急需休养生息。 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②吸受秦亡教训(暴政),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③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3.黄老之学兴起的原因: 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4.作用: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 ,国力增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基础。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存在着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匈奴的侵扰问题等。社会环境变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否也要随着变?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你还会继续原来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吗? ①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儒学自我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5.黄老之学政治地位衰落的原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 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 通其道也,谓之王。” 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人君受命于天,君权神授, 进行统治,所以要“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⑵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下灾难 来谴责和威慑。 总而言之,人君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统治才能持久; 天道、人道相互感应。 天人感应内容: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提出新儒学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 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 通其道也,谓之王。” 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人君受命于天,君权神授, 进行统治,所以要“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⑵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下灾难 来谴责和威慑。 总而言之,人君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统治才能持久; 天道、人道相互感应。 天人感应内容: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提出新儒学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理论基础(主要内容) “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1、“君权神授”赋于君主崇高的权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 2、宣扬天人感应,认为君主无道会遭到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无损检测员赛项)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pptx VIP
-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 敦煌.docx VIP
-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05G511 梯形钢屋架图集标准.docx
- ARM Cortex-M 系列:ARM Cortex-M7 系列_(4).Cortex-M7的指令集.docx
- 全驱动灵巧手的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pdf
- 眼肿瘤 ppt课件(最新文档).ppt VIP
- 天然气企业LNG储配站交接班记录式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