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兵部尚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京兵部尚书重点讲义

霸州历史名人 两京兵部尚书——王遴 口述人:杨秀琴(连绶之) 撰稿人:樊文稷 (连晓燕) 供稿人:连晓明 连晓峰 连晓勇 (连晓坡)连晓红 樊桂芝 樊桂兰 樊桂申 樊桂云 刘德华 刘敬海 张福志 樊文泊 张秀兰 (张秀云) 张忠怀 张秀朋 张忠新 孙宪芝 孙宪华 祁双荣 胡树全 杜卫东 王鹏 宋兵 黄亚辉 王云进 赵继全 石高全 徐景坤 张月成 张海涛 汪贤强 王社平 姬振海 杨勇 王磊 张艳 丁会从 韩萍萍 王广全 荣志亮 高树播 韩清华 杨洁 杨勇 石秀诗 傅志寰 徐昌东 顾秀莲 房庆 张伟 张军辉 韩文科 李命志 宋忠奎 解振华 苏波 王保安 仇保兴 曹建林 吴吟 蒲长城 谢玉红 周生贤 郝文华 杨景辉 杨海山 杨海涛 田东密 牛翠菊 高德胜 祁守信 祁守志 祁振江 祁振强 祁文芳 祁文哲 祁双月 牛海涛 牛大长 刘旭 梁雪梅 李洋 徐国庆 徐立斌 张建刚 刘晓华 罗海峰 王吉星 余黎明 张雅然 何乐琴 李桂芝 刘艳华 助稿人:樊连静 黄德庆 张雅娟 樊连欣 张丽娟 王凯 张翠娟 李国伟 张未娟 樊淑仪 黄泽宇 王沐朵 李尚铠 张顺梅 戴路 杜文丽 陈颖 张景峰 刘庆芳 刘金涛 纪维维 石强 尚新明 齐国军 王海潮 曹紹艳 孙迁 孙广 孙浩 孙博文 赵宏伟 赵卫东 赵瑞珍 一、王遴其人 王遴,字继津,霸州煎茶铺村人。生于1524年,卒于1610年,享年87岁。在霸州历史上的高官中,是寿命最长的。 王遴少有四方之志,读书不仅治儒家一经,还特别留心研究山川地理、兵书战策。明嘉靖26年得中进士,那时他刚24虚岁,可算雄姿英发的少年进士。因为进士极难考取,大部分读书人穷极一生都考不上。像清末主持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已是名满全国的著名学者,著书立说已有十几部,还只是举人的功名。有句老话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可见50岁以上才考中进士的还是大有人在。王遴24虚岁得中进士是属于少年得志,前途无量的人,这也给他的一生埋下了孤傲不群、坎坷迭宕的种子。 王遴中进士后,授任的第一个官职是浙江绍兴府推官。这个职务相当于中级法院副处级审判员,在这个任上干得不错,三年任满,考评优等。但由于他没给吏部官员送礼、走门子,又拟命发回原任,这是很不合贯例的。进士初任职务,除翰林外,都是实习性质的,叫做“选人”,授任府的推官,已是较低的委任了,考评优等,理应调升。在王遴同年进士相互对比的压力下,吏部改任王遴为兵部武选主事,自此,王遴这个文人就和武事打上了交道。 后来,他又升任山东兖州道佥事,山西苛岚兵备副使,以钦差身份任陕西延安、馁德巡抚、河北宣化巡抚,此后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是相当于现在部长助理的正司局级职务,此后调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相当于现在中纪委副书记,是副部级职务。后调任兵部右侍郎,任国防部门第三把手,因他上面还有左侍郎和兵部尚书。以后又调任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在他61岁时升任北京户部尚书,64岁调任北京兵部尚书,正式成为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 王遴在南京和北京都当过兵部尚书,是霸州人引为美谈的“两京尚书”,这是由于明朝特殊的官制造成的。 明朝是一个官制特别的朝代。比如,朝庭不设宰相而称“大学士”。这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造反出身的皇帝,一直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大小事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习惯了。建立了朝庭,设了宰相,有了政府首脑,日常就没他这个国家元首什么事了,他很不习惯。而当宰相的胡惟庸也是造反出身,先前造反时与他是“哥们”关系,有些自己做大,遇事不请示、不汇报,这样朱元璋怀疑他要造反,就把他杀了。此后干脆不设宰相职务了,叫做大学士,意思是宰相一职由皇帝兼任,大学士只是皇帝的高参顾问。从此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宰相一职,人们习惯上把大学士称为宰相。至于北京有六个部、六个尚书,南京也有六个部、六个尚书,这事是由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造成的。 朱元璋死时,他的大儿子早死了。另外几个儿子封在外地做藩王,执掌兵权。意思是像藩篱一样保卫中央。其中燕王朱棣在北京负责抵御元朝的残余势力,兵最多,权最大。朱元璋临死时没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而让他大儿子的儿子,也就是皇孙当了皇帝,这就是建文帝。这个小皇帝一想,他的几个叔叔正在壮年,而且手握兵权,早晚对他是个威胁,就想削掉他们的兵权。燕王朱棣首先不服,就造了反。说小皇帝身边的人都是给小皇帝出坏主意的奸臣,我要举兵杀掉他们,这就叫“清君侧”、“靖国难”。经过四年战争,朱棣占领了南京,建文帝失了踪,朱棣就自己当了皇帝,就是明成祖。朱棣当这个皇帝总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在南京守着他爸爸的坟,每年上坟几次,心里总有些发毛。就把六部丢在南京,自己回北京去了。到了北京一年后,在北京又设了中央政府的六个部,南京的六个部他也没好意思撤消。这样北京的六个部就成了具有指挥权、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