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重点讲义
下课,再见! 代表作《自叙帖》,其真迹龙飞凤舞,舒缓飘逸,从容不迫,不同凡响。 怀素 狂草 怀素 狂草 (四)颜真卿 不仅完成了楷书变法,而且还倡导了行草变化。 苏轼评赞颜真卿:“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尽天下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颜字遒劲开朗,人称“颜体”。 其书迹《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李元靖碑》、《颜家庙碑》、《争座位帖》、《自书告身》等流传后世。 《祭侄季明文稿》(简称《祭侄帖》),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东 方 朔 画 赞 (五)柳公权 柳氏书法以楷体擅名。 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世称“颜筋柳骨”。 其代表作有《金刚经》、《神策军碑》、《玄秘塔》等。后二种尤享盛名。 柳公权《神策军碑》 笔画敦厚,沉着稳健 柳公权《玄秘塔》 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六)苏轼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于前代书法名家,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宋元尚意书风的代表。 其《黄州寒食诗帖》被世人称誉为 “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诗帖 苏轼 前赤壁赋 当代评家曾将“天下三行书”作了对比 《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 《祭侄帖》是贤哲圣达的风格; 《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蔡襄书法 (七)赵孟頫 元代书法家以赵孟頫为第一,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于楷书、行书、小楷皆精。 颜、柳、 欧、赵 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 洛神赋 赵孟頫归去来兮辞 清代 郑板桥 其书法“隶篆参合行楷,非古非今, 非隶非楷,纵横错落,自成体貌”。 郑板桥书法 郑板桥立轴 三、书法艺术美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概括了书法艺术的独特的抽象精神。 书法美表现在“实”与“虚”两个方面。 “实”是有形的——用笔、结构、章法等 “虚”是无形的——神采、气韵、意境等 古人往往用时代整体的审美风貌来概括不同时代书法的艺术特征,即所谓: 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宋人尚意 元明人尚姿 清人尚变 主讲人:吴轩 笔法 从字面上看是用笔的方法。从书法欣赏的角度讲,应该是以正确的用笔写出形态规范的点画。点画自然因书体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评中都认为 “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用笔(线条或点画)都应是有力度的”。这种力度,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 判断点画有无“笔力”——也就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主要是以“圆”和“涩”为标准的。 “圆”,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能表现出充实圆劲的力度。圆的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 所比喻的效果。 再谈“涩”。涩者,不浮滑,不流畅之谓也。用在书写中的用笔上,就是线条冲破纸面的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如前人所提到的“屋漏痕”,不仅是圆的,而且也是涩的。 墨法 墨法即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 墨分五色:墨大致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但也不能过分悬殊,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润”的特点,才是理想的用墨。 3、书法欣赏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稳定注意 书法欣赏要充分发挥“注意”的作用。“注意”就是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时能清晰地观察、反映所追求的事物,而远离其它事物,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它受人的个性、兴趣、信念的制约,在具体欣赏书法时,必须把其感受、思维、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集中到作品中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二)、多欣赏原作 而我们面对书法原迹,既可远观,又可细加品赏,用笔技巧墨色变化都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三)、多读书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与学识和阅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要想提高欣赏水平和层次必须有多方面的学养的支撑,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都应通晓。所谓“字外功”、“画外功”、“功夫在书外”的说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