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分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 11 月第 30 卷第 6 期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分析
谢忠明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杭州 310053
摘要 :于新一轮知识转型背景下提出的新课程改革 ,赋予了教学过程以新的内涵 。建立平等 、民主 、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
改成功教学发生的前提 ;预设与生成的知识 、意义建构是新时期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而知识与生命共生的师生成长历程则是
新课改努力追求的理想 目标 。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 :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6)
An Analysis on T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Context of New Curriculum Ref orm Xie Zhongming Z hej i ang P ubl ic S ecu ri ty H i g he r
A ca d , H angz hou ( 3 10053)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rought fort h under t he cont ext of a new round of knowledge t ran sformation ha s endowed
t eaching p rocess wit h new meanings. A new t yp e of t eacher - st udent realation ship charact eri stized wit h equalit y , democracy and
dialogue i s t he p 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t eaching under t he cont ex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 Knowledge and meaning recon
st ruction by t he way of p resetting and generating i s t he main feat ure of t eaching p rocess ; The develop ment p rocess con si sting of
knowledge and life of bot h t eacher s and st udent s i s t he ideal goal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t eaching p rocess ;t eacher s ; st udent s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后现代社会的日益临 师的考评也要学生来完成 ,最终教师被学生牵着鼻
近 ,“知识转型”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从现代 子走 。事实上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双
科学知识型向后现代文化知识型转变是现代知识性 方 ,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 ,教师要发挥 自
质向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 己的主体性地位 ,要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 ,学生是活
代知识“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逐渐 由后现 生生的生命个体 ,他们有 自己的体验 ,有内在的成长
代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取代[ 1 ] 。 规律 。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个体规律的前提下 ,才
当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新课程改革正是产 能发挥有限的教学主体性作用 。
生于这种时代背景 。作为新课改的重要一环 ,教学 建立平等 、民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