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古诗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古诗鉴赏

一、《考试说明》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怎么考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Ⅰ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考查表达技巧)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考查观点) 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考查意境)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考查感情) 江苏卷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感情、语言)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技巧)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 三、古诗鉴赏主观题拟题模式 1、分析意境型 2、分析技巧型 3、分析语言型 4、一字统领型 5、炼字型 6、观点不同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 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二:(20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果营造意境的。 例三:(05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这种类型设题方式是: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明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阐运用)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析效果) 例六:(2004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