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余姚市闪电定位资料与人工观测雷暴日对比分析
余姚市闪电定位资料与人工观测雷暴日的对比分析
苏梦杰,沈红军,陈美春
(浙江余姚市气象局,浙江,余姚 315400)
e-mail:mysu1986@126.com
摘要:根据余姚市2010-2013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与闪电定位仪雷电日数资料,分析了雷暴日数与雷电日数的关系、两者对计算地闪密度相关性的分析,得出余姚市闪电活动的规律,找出适合余姚市的地闪密度计算公式。
关键词:闪电定位仪;雷暴日;雷电日;经验公式
引言
宁波地区在2009年开始使用闪电定位仪观测记录闪电数据。闪电定位仪作为对人工观测的补充,对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余姚市闪电定位仪数据及人工观测雷暴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余姚市雷暴活动的一些规律。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使用宁波市2010-2013年4a的闪电定位仪数据及余姚市人工观测雷暴日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余姚市国家一般观测站周围各公里数范围内,以及余姚市全市范围内雷电日数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对比,分析闪电定位仪与人工观测特点,及比较,通过闪电定位仪或人工观测得出余姚市地闪密度。
2 分析
2.1人工观测雷暴日与闪电定位仪雷电日数
辨识雷声是人工观测雷暴日的主要手段,但雷声的传播在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最多也只有20km。另外,由于地形因素、环境噪音影响,观测员听力因素、观测时间等均影响观测员对雷暴日的记录。而闪电定位仪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感闪电放电参数的一种自动化探测设备,其处理的数据相对比较客观。余姚市国家一般观测站位于北纬30.0541°,东经121.1851°,根据此经纬度算得5km范围、10km范围、20km范围四周的经纬度值。筛选各经纬度范围内的地闪,只要有地闪记录,则该日被统计为雷电日。
表1 2010-2013年余姚市人工观测雷暴日与闪电定位仪雷电日对比表(单位:d)
年份
人工观测雷暴日
闪电定位仪雷电日
5km
10km
20km
全市
2010
38
63
82
85
111
2011
29
56
78
92
98
2012
24
41
56
76
86
2013
21
34
53
70
85
年平均
28
49
67
81
95
从表1可以看出,从全市范围来讲,2010-2013年闪电定位仪雷电日年平均为95d,最多的是2010年达到111d,几乎是全年的1/3,最少的是2013年85d,且全市雷电日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个规律从5km、10km、20km范围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同时人工观测雷暴日数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最多达到38d,2013年最少仅为21d。比较人工观测雷暴日与闪电电位仪雷电日的数据,其相差还是很大的,甚至5km雷电日数仍约为人工观测雷暴日数的1.7倍。人工观测雷暴日的受限条件比较多,特别是余姚市国家一般观测站位于市区,周围为余姚市主干道,噪音巨大,限制了人工观测的准确性;闪电定位仪能较完整的记录各个强度的闪电,而人工观测对小强度的闪电观测存在难度,2010年闪电强度在-10至+10之间的闪电占14.72%,2011年占14.31%,2012年占13.31%,2013年占16.00%;人工观测和闪电定位仪对日界的划分不同,造成对同一次雷暴过程的记录天数不同,根据全市闪电定位仪数据,发生在8时-20时的地闪,分别是2010年占82.91%,2011年占91.86%,2012年占90.31%,2013年占74.6%,对人工观测与闪电定位仪数据比较也有所影响;同时闪电定位仪存在误测率,根据闪电定位仪各站混合、振幅、算法等数据,其正确率2010年占78.51%,2011年占79.53%,2012年占95.45%,2013年占89.75%。故人工观测雷暴日与闪电定位仪雷电日之间的关系不能完全对应,且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很难反应余姚市雷电活动的情况。
2.2 人工观测与闪电定位仪地闪密度分析
人工观测雷暴日主要以辩声为方法,所以很难区分地闪、云内闪和云际闪。但根据GB50057-2010附录A公式:,即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为雷暴日的1/10(次/km2/a)。规范中也指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首先应按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而闪电定位仪能较完整记录每次地闪的时间、经纬度、强度等。许小峰等指出“闪电定向探测器一般探测距离为400km”在此范围内根据估算,探测效率η为70%;钟颖颖等对南京地区闪电定位仪探测效率分析结果η为90.17%。所以闪电定位仪的数据是可靠的。
表2 2010年-2013年余姚市人工观测与闪电定位仪地闪密度对比表
观测范围
人工观测
5km
10km
20km
全市
地闪次数或人工观测雷暴日
2010
38
742
2356
8009
14452
2011
29
429
1632
6023
10632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