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门永续生活系列课程展现上天好生之德重建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docVIP

朴门永续生活系列课程展现上天好生之德重建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朴门永续生活系列课程展现上天好生之德重建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

樸門永續生活系列課程 展現上天好生之德 重建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協調平衡 在許多朋友同好的熱情互動中,我們已經過了兩期的樸門課程及達人工作坊,凝聚了更多美好的生活智慧,也展開了實際的行動,如小農市集、社區支持農業、社區種子保存及工作假期等。更特別的是還有「曙光安親班」,讓爸爸媽媽可放心將小孩帶來一起充電成長!共同實踐樸門精神「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 在第三期的課程中,我們將以主題系列方式安排,這些主題先是達人工作坊、環境農業與食育、生命關懷、綠色影展、廖老師學堂、身心靈、歷史文化,最後才是樸門永續設計。鑑古知今,全面擴展我們的生命內涵。面對全球日益頻繁的極端氣候、環境資源耗竭、污染、貧富差距等問題,透過樸門的學習,我們要攜手合作!放眼天下,當地著手!讓上天好生之德充份流露! 時間:2011年7月15日起 每週五晚上7:00~9:30  (8:00~8:20小農市集) 地點:花蓮市碧雲莊社區活動中心 (花蓮市介禮街46號) 費用:免費 (歡迎各種型式贊助及加入樸門志工行列)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花蓮市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花蓮縣樸門永續生活協會 協辦單位:花蓮市國興里辦公室、花蓮縣鄉村社區大學   課程內容請見花蓮樸門部落格 / 第三期樸門永續生活系列課程表 (2011/7/15~2012/5/25) 系列 日期 主題 內容 講師 達人工作坊 7/15 吃果子拜樹頭-- 認識果樹 果樹是樸門設計中食物森林的要素,針對花蓮地區的環境、氣候、土壤特質, 適合栽種的果樹及果樹的成長 開花 結果 修剪期的照顧與管理 劉啟祥先生 花蓮農改場資深助理研究員 7/22 縱谷浪遊— 走路,讓我們看見自己 他,帶著一群人,步行花東縱谷的田間小徑,藉由此一慢速的移動,創造人與大地、人與人之間,以及步行者自己與自己的親密對話,看見新視野 蔡建福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7/29 有機農業之病蟲害管理 種有機不能用化學農葯,那要如何管理病蟲害呢?農改場楊課長將分享他多年經驗,傳授實戰祕招 楊大吉 花蓮農改場作物環境課課長 8/5 校園綠色廚房 如何讓大學生學習「對環境友善」及「對自己健康」?宋老師帶讓學生自己種有機菜、自己下廚。讓學生不再是宅男宅女,而是大地之子 宋秉明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8/12 從大地的故事 談花蓮的農業 說明適地適種,從不同的角度我們來看花蓮的土質與適合的農業發展,這一晚我們將看看幾個典型的花蓮常見的地質,在對的地方作對的事,將使農民事半功倍。 陳紫蛾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8/19 環境宿命 這不只是瞭解這塊土地的永續物質管理的概念,更是理解在如何對待土地的過程下,大地之母將還給我們如何的土地資源。 蘇銘千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環境.農業.食育 8/26 看看「日本食育基本法」 日本人認為「食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的基礎,更連結學校、家庭及社會;為避免西式工商生活抹滅人們的身心健康及豐富人性,他們訂立了食育的國家基本大法,那我們呢? 張瑋琦 新竹教育大學教授 9/2 美好生活的具體實踐 —台中合樸農學市集 美好生活需要眾人合作,和諧、志願地簡樸過活;「合樸」帶人好好務農、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陳孟凱 合璞農學市集負責人 9/9 生機互動農法BD及 光合作用農場之實踐 生機互動農法源自西方神祕學,順應宇宙天體法則及能量,為國外認証之農法。我們來認識花蓮第一個BD農場-光合農場 吳水雲 光合農場負責人 9/16 從森林博物館出發— 再現原鄉生機 從財團手中搶救回台灣最後的「阿凡達森林」後,他找到重建布農部落與生態永續的出路,讓世界各民族到此看到自己文化中失落的一角! 阿力曼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生命關懷 9/23 死刑的誘惑— 殺戮的艱難 死刑多少都曾經作為一種實現正義的方式。但請一起來思考:如果沒有死刑,社會正義如何實現?如果繼續保有死刑,我們如何面對誤判? 張娟芬 時報十大好書、聯合文學等多項文學得獎作家 9/30 癌症的原因與預防 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為癌症,我們身邊亦有人深受其苦,藉由反省自己的生命態度與生活習慣,學習如何面對癌症! 林斈府 花蓮國軍醫院主治醫師 10/7 拒絕殘酷的慈悲 —如何準備死亡 迎接新生命來臨很喜悅,但好好送生命前往下一旅程更是重要。一同從醫療、文化等角度來反省臨終照顧的過與不及。 林斈府 花蓮國軍醫院主治醫師 環境.農業.食育 10/14 走出部落農業 與綠生農法 一個漢人在阿美族部落蹲了七年,建立了食物森林,並與日藉友人星野先生合作,透過綠生農法,帶領人們走出部落農業的困境 顏嘉成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 新時代視野 10/21 2012 從傳說、預言到科學 2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