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普利策社论型漫画奖评析.doc
2009年普利策社论型漫画奖评析
摘 要:2009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活动落下了帷幕,史蒂夫?布林以经典的风格、敏锐的触角又一次获得普利策社论漫画奖。供职于《圣地亚哥论坛报》的他,“让漫画读者获得了力量,清醒和幽默”,成为普利策冠军台上又一名佼佼者。本文以几幅获奖漫画为例,试图分析出史蒂夫?布林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2009;普利策社论漫画奖;史蒂夫?布林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76-01
史蒂夫?布林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作为顶尖的大学漫画家,史蒂夫获得多项漫画大奖。1998年4月,布林首次获得普利策奖的社论漫画奖,他最有名的漫画是“大大道”(Grand Avenue)出现在150多个全国各地的报纸上。
一、以批评性为主
揭露性新闻一向是普利策奖获奖新闻作品的特征,就评论性漫画奖方面也是一样。史蒂夫?布林今年的获奖作品中,绝大部分属于批评性内容,中性或赞扬、激励性一类的,寥寥无几。以其中一幅反映北京奥运会的漫画为例:五环旗帜象征着奥运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CENSORSHIP”,脖子上挂着“PRESS”的新闻工作者不由得皱紧了眉头。显然这是史蒂夫?布林 借北京的环境问题,指出了北京奥运会筹备和举办其间的严格的审查制度。在普利策的办报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致力于社会进步事业”。而漫画是“讽刺和幽默”的画种,评议功能是其与生俱来的特质,所以史蒂夫?布林的获奖作品以批评性内容为主就不奇怪了。
二、内容广泛
普利策社论性漫画奖获奖作品的内容涉及广泛,议题有大有小。史蒂夫?布林的漫画不仅与重大政治事件相关联,更把细腻的笔触伸展到街头里巷,分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针砭时弊,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观点自由交流的平台。在他的获奖作品中:议题上既有从大的方面批评美对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际问题的漫画,也有从小处着手讽刺一些不合适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
评论性漫画初衷就在于影响公众舆论、生动地描绘新闻事件。史蒂夫?布林的题材源于新闻事件和生活,在注重宏观方面的同时,更擅长通过个案来引导大家关注社会问题。另外受众不仅仅关心国家大事,方方面面的现象、趋势、事态等都是他们关注的,所以评论的议题也自然是大小兼备的。
三、手法巧妙
社论型漫画与其他新闻媒介产品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能够运用抽象、以小见大等特殊艺术手法揭示问题的本质。漫画中,一位典型美国式打扮的仁兄,说“我们不用(针对偷渡)问题与墨西哥政府谈判,只需要把这些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图表放上去就行了”,两位偷渡者也望而却步。所以作者巧妙的利用偷渡这个事件,反映出了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形势的严峻,小角度切入,巧妙的将表达出漫画的主题,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社论型漫画家就必须要有敏锐的头脑和犀利的眼光,善于将宏大的主题具化为戏剧化的情节,然后以生动的形象传达给读者。这样产生出来的政治漫画比普通的新闻照片更真实、更深刻。
四、效果幽默讽刺
新闻评论由于语言的限制,不可能在世界上通行无阻。相比之下,社论型漫画作为以视觉形象表达的新闻评论,因其直观、形象,所以可以突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为更多的受众所认知。史蒂夫?布林经常运用一些幽默而又不失讽刺效果的的标题来揭示深层意义。以视觉形象为主,文字起到辅助的作用,用以强化视觉形象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发表于7月24日的《圣地亚哥论坛报》的一幅漫画是被指控有种族清洗和反人类两项罪行拉多万?卡拉季奇被抓获。漫画中,63岁的拉多万?卡拉季奇惟妙惟肖,白胡子、大眼镜反映了作者对新闻内容的准确把握。如果说前面的拉多万?卡拉季奇看起来还很可爱的话,后面带血的双手则更深刻的揭露了这种新闻背后的意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看他的漫画,可以带领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美国的政治气候变化、经济状况和社会面貌,不似新闻报道的长篇大论,他用简明的笔触就可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配上简短的说明甚至什么说明也没有,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通过漫画表现出来,而且漫画的夸张手法也能很好地折射出画家的褒贬,他的漫画既是对新闻事件的叙述,也包含了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辛辣尖锐,一针见血。他的评论往往藏在漫画的细节处,用心体会才能看出。
评论性漫画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普利策报业集团旗下的《纽约世界报》的彩色滑稽连环漫画《黄孩子》。尽管漫画对普利策旗下的报纸有重要意义,但是普利策奖一开始并未设置评论性漫画奖。从1917年第一届算起过了5年后,才于1922年颁发了这一奖项。
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奖两次授予同一人,一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