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半小时》与媒体社会责任.doc
《经济半小时》与媒体社会责任
事件回顾
2008年4月2号,《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股指回到一年前》节目抨击了证监会,强烈呼吁救市,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
《经济半小时》的
媒体社会责任
《经济半小时》栏目有一句宣传语:“我们关注公众利益”。这句话是对媒体立场的最好解释。任何大众媒体的天职,都应该把自己置于公众利益?t望者和守护者的立场。忘了这点,就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开播至今19年来,《经济半小时》做到了。《经济半小时》报道的内容一方面关注国计,另一方面关注民生,总结来说,《经济半小时》的媒体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市场经济走向。《经济半小时》是中央电视台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名牌经济栏目,诞生于1989年,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逐步迈入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经济半小时》报道内容在变,主持人的面孔在变,报道的风格和手段在变,但一直不变的是栏目核心理念――始终保持对中国经济生活的高度关注,坚持以经济视角去记录和报道中国经济领域的问题、现象。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也把《经济半小时》带进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半小时》以观众为重心,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理解,从市场的角度看经济,从经济的角度看社会,指点中国经济的风云变幻。在这19年间,由于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半小时》在配合政府搞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角色,做出了一个电视栏目的独特贡献――选择重大经济事件、业界风云人物作为报道的焦点,从“80年代中原商战”到“90年代国企改革试点追踪、软着陆”;从“95农村小康纪实”到“99财富对话”和“新千年达沃斯论坛”,《经济半小时》走在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并始终坚持自己的品质和追求,用经济的眼光关注社会热点。
2007年初,上证综指以2728.19点拉开序幕,10月16日达到了6124.04点的历史高位,股市空前活跃,沪深交易所成交金额均创下了历年纪录。指数在加速上行同时,剧烈震荡频频出现。从2007年11月开始,沪深两市持续下跌,市场出现了恐慌,“熊市”已经来临,《经济半小时》对此非常关注,做了一系列的报道。
2.聚焦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热点。《经济半小时》的观众定位经过了几次微调,起初,是为了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为经济建设提供宣传平台。后来,明确了为高层经济服务的方向。再后来,开始关注民生,更多地从百姓经济的视角出发,更倾向平民化。《经济半小时》的节目内容在不断发展创新,栏目内容适合观众的需求,以严谨的态度、新闻的眼光、经济的视角、权威的评论,深度报道经济事件、透彻分析经济现象。并在加重加厚日常节目的同时,对重大题材进行了报道,同时关注事件的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发回独家深度报道。
《经济半小时》不仅对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进行全面的组合报道和深入的连续报道,还善于发现和聚焦经济领域的难点、疑点和热点,并每天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中,挑选一条最重要、观众最关注的经济新闻做有深度、有评论、有多元观点的报道,为观众提供最有价值的关键新闻,使观众对栏目产生持续的关注度。《经济半小时》内容选题与人们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如股市、基金、住房、食品价格,相继播出了《还有多少东西没有涨价?》《“烫手”的黄金――你拿得稳吗?》《CPI又上6.5 》《牛奶为何涨价?》《从暴跌到上涨:基金六日操盘内幕》《牛市是否终结?》《牛市为何有七成股民亏损》等都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3.敢为百姓说实话。2007年,对中国股民是不平常的一年,股市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投资者风险教育几乎贯穿始终,“2.27”、“5.30”、“9.11”、“11.8”成为投资者心中深刻的记忆。《经济半小时》关于股市做了连续报道――2007年11月14日的《如何看待近期股市波动》、2007年11月23日的《牛市为何有七成股民亏损》、2007年12月2日的《成思危点评中国股市》、2008年3月19日的《股市走到十字路口》等,使《经济半小时》成为一档倍受瞩目的“速度+深度”的经济大餐。2008年4月2号,该节目播出了《股指回到一年前》,措辞严厉地呼吁政府救市,重棒抨击证监会在印花税问题上撒谎,高调质疑印花税太高压制股市发展,质疑证监会不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说:“你那么高的税收,显而易见是在严格控制这个市场的发展,如果说我还有这么高的税收,还说我在鼓励这个市场发展,我认为这完全是弥天大谎。”中国资本市场之发育不良、之怪谬让众多股民有目共睹,然而,吴教授的尖锐表态能从央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