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

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量: ⒈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 (1)电角度:在电机理论中,我们把一对主磁极所占的 空间距离,称为360°的电角度。 (2)机械角度:一个圆周的空间角度为机械角度360°。 很明显,电角度=极对数×机械角度。 极对数:指电机主磁极的对数,通常用p表示。 ⒉ 线圈: 组成交流绕组的单元叫线圈,在直流电机中叫元件。 ⒊ 节距: 一个线圈的两个边所跨定子圆周上的距离称为节距, 用y1 表示(以槽数计)。y1 =τp,称为整距绕组;y1﹤τp为短距;y1﹥τp为长距。 例:三相交流电机Q1=36,2p=4,试绘制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先计算: (1)α= 2×3600/36 = 200 q = 36/(4×3) = 3 (槽) τ= Q1/2p = 36/4 = 9(槽) 取y1=8个槽(短距) (2)画出电动势星形图 (3)分相 (4)画A相绕组展开图 4.3 三相单层绕组 定子或转子每槽中只有一个线圈边的三相交流绕组称为三相单层绕组。 三相交流绕组由于每槽中只包含一个线圈边,所以其线圈数为槽数的一半。三相单层绕组比较适合于10kW以下的小型交流电机中,很少在大、中型电机中采用。 4.4 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导体的感应电动势 电动势的波形 正弦电动势的频率 导体电动势的有效值 整距线圈的电动势 短距线圈的电动势、节距因数 分布绕组的电动势、分布因数和绕组因数 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 4.5 感应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 高次谐波电动势 谐波电动势 齿谐波电动势 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 谐波的危害 削弱谐波电动势的方法 采用短距绕组 采用分布绕组 改善主极磁场分布 采用斜槽 4.6 正弦电流下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因组成一相绕组的基本单元是线圈,所以在分析单相 磁势时,我们先从分析一个线圈的磁势入手,进而分析一 个线圈组的磁势,最后推出绕组产生的磁势。 1、整距线圈的磁动势 下图表示一台两极电机,设定子上有一整距线圈AX, 匝数Nc 当通入交流电ic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瞬时方 向)由右手定则决定磁场方向。因磁力线通过两个气隙, 如不计铁磁材料中的磁压降,则磁势Ncic全部消耗在气隙 中,经过一次气隙,消耗磁势为1/2Ncic。 不同瞬间时单相绕组的基波脉振磁动势 三相对称绕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时,由于三相绕组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三相电流在时间上也互差120°电角度,其合成磁动势的基波将是一个圆形旋转磁动势。 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的特点: 1)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电流时,基波合成磁动势为圆形旋转磁动势,同步转速 ns=60f1/p。 2)合成磁动势波的转向与电流的相序有关,即从超前电流的相绕组轴线转向滞后电流的相绕组轴线。 3) 当某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时,合成磁动势波的幅值正好处在该相绕组轴线上。 思考题 1、简述电角度、机械角度、槽距角、每极每相槽数的概念,及电角度和机械角度之间的关系。 2、简述抑制谐波电动势的方法。 3、一个线圈通直流电时产生矩形波脉振磁动势,而通入正弦交流电时产生正弦波脉振磁动势,这种说法对吗?并进行简单分析。 芜稗缝桑朔翁于适龙肮罚派黔揣偿窑贴橱狮曾囤狄映聘鲸耿豆体底播苏辙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 ——基波磁动势的绕组因数 结论: ①分布系数可理解为绕组分布排列后所形成的磁动势较集中排列时应打的折扣。 ②节距因数表示线圈采用短距后所形成的磁动势较整距时应打的折扣。 ③采用分布和短距后,可大大削弱谐波的影响,从而改善磁动势波形。 垮旺喷厦博匙浴排求獭叙姨沽烯榜黑送侗沦藤或蜘懂熏贬蚂养岩一筒轴境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 3、单相绕组的磁动势——脉振动磁势 一相绕组的磁动势是指每极下一相绕组的磁动势。即一个线圈组的磁动势。 对于双层绕组,为2qNC所产生的磁势。所以上述推出的线圈组的磁动势即为一相的磁动势。 淹尤崖正东铁娱哗泥本渴午绍急已授描光骨横瓮涉隔嫂踪驶丧吓摊系茶崔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 俘忻夷衅黔更酉苯辜铝骇摘艺入蛋坤氧有帛半疥游蔼看壤汝占潍卞眉微喝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共同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对单相绕组的磁势的性质归纳如下: ⑴单相绕组的磁势是一种空间位置固定,幅值随时间变化的脉振磁势,其脉振频率取决于电流的频率。 注:磁势即是空间位置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空间分布用以电角度θs 的空间位置角来表达,随时间变化规律用时间t来表达。 ⑵基波磁动势的幅值为: ν次谐波磁动势的幅值为: 谐波磁动势从空间上看,是一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