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222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由学生填写)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拟选题目 卷板机设计 选题背景
近些年随着原子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宇航、军工等部门的迅速发展,卷板机作业的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卷板机已经广泛应用于锅炉、造船、石油化工、航空、水电、装潢、金属结构等行业中,用于将金属板材卷制成圆柱、圆锥或者将任意形状卷曲成圆柱形或其一部分。
研究内容
W12X2000型四辊卷板机是专供金属板的卷曲和弯曲圆筒之用,是锅炉、造船、石油化工、水泥、电机及电器制造业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在常温的情况下,它可以将长达2m,厚度达40mm的钢板弯曲成圆柱面、圆锥面或任意形状的柱面或其一部分,在加热的情况下,它可以将长达2m,厚度达70mm的钢板卷曲成圆柱形或其一部分,它可以对一些厚度大,用常规方法无法弯卷的钢板进行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它还可以对金属板端部进行直接弯曲,免去了端部预弯的工序,这是四辊卷板机比一般三辊卷板机优越之处。因此,W12X2000型四辊卷板机在锅炉、造船、石油化工、水泥、电机及电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这种设备的上市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W12 40X2000型四辊卷板机是以上辊为主动辊,由主电动机通过主减速器及联轴器,从而带动上辊工作,下辊的作用是提供一定的向上力,(设该力为夹紧力W),与上辊一起夹紧所卷钢板,使上辊与被卷钢板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在上辊旋转时能够带动钢板运动。两个侧辊用以形成卷筒所需的曲率,使板料达到所需的目的。
在我设计的这台四辊卷板机中,我采用了由主电动机通过主减速器以及联轴器,从而带动上辊的旋转。而下辊的运动我采用在下辊的两端各放一个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作用于活塞而使下辊能够实现上下的升降运动,以便夹紧钢板,用液压系统来控制下辊筒的升降以及两个液压缸在上升的过程中保持同步上升。在下辊的两侧设有两个侧辊,两个侧辊分别由两个电动机通过两个单级减速器以及联轴器带动;两个电动机可以分别单独控制也可以同时控制,两个侧辊可以沿着机架导轨做倾斜运动,通过丝杆丝母蜗轮蜗杆传动。
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本论文的大体上面的框架与目录为以下标准:
目 录
摘 要 Ⅰ
AbstractⅡ
第章:绪 论
卷板的分类及特点
卷板机的分类及特点
W X型四辊卷板机的用途
传动系统设计
第章:卷板机轴辊受力分析
作用在卷板机辊子上的弯曲扭矩
卷板机的空载扭矩
四辊卷板机的卷板力
第章 :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电动机的选择
第章:主减速器的设计
电动机型号的确定
传动比的分配
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
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选择精度等级,材料和齿数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中间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选择精度等级,材料和齿数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选择精度等级,材料和齿数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几何尺寸计算
高速轴的设计以及轴的校核
第章: 侧辊传动系统的设计
侧辊电动机的确定
侧辊减速器的确定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
第章:下辊筒液压缸的设计
下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下辊筒液压缸设计
第章:辊筒轴的强度校核
第章:专题论文
前言
四辊卷板机工作原理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研究及设计原理
结论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中文译文
附录英文原文
主要参阅文献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垄桂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沈兴全,吴秀玲主编. 液压传动与控制.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黎启柏主编. 液压元件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任金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刘品,刘丽华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机械工程手册编委会主编. 机械工程手册(第7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第3卷).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王宪军,赵存友主编. 液压传动.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2
赵铁主编. 液压四辊卷板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进.河南: 焦作工学院学报,1996,6:(3)3338
王大川,沈利蓉主编. 卷板机轴辊的受载分析及板裁曲率半径的确定.山西: 山西煤炭.2002,12:(4)45-46
王青主编. 80X2800mm卷板机设计. 内蒙古:包钢科技. 1997(4):1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