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emiotics-2013-4-理据性
第四讲: 理据性 任意性(arbitrariness) 到底什么力量,把表意引向某种特定对象特定意义上去呢?符号与意义究竟靠什么互相连接? 索绪尔把这种连接关系称为“任意性” 他说任意性是“语言符号本质的第一原则”。 “任意性”在中文中也常被译成“武断性”,有时干脆译为“任意武断性”:任意是逻辑上的“无逻辑联系”,武断是社会心理上的“无需理据”。 西文定义 译成五个字“任意武断”不是因为中文不够用,而是此西文术语本身一词兼二义。《简明牛津词典》给这个词两个意义: 1. 基于并不一致的意见或任意的选择;2. 武断。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对 一词下的定义 1. based on or derived from uninformed opinion or random choice; 2. despotic。 任意必武断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既是社会习俗所规定的(武断的),又无需理据的(任意的)。 符号与其意义的结合方式不可也不必论证。 “(任意性)它不是取决于个体的‘自由抉择’这一意义上的任意性。相对概念来说,它是任意的,因为它本来与这概念毫无特定的关联。整个社会都不能改变符号,因为演化的现象强制它继承过去”。 班维尼斯特建议干脆把这个关系改为“必定”(necessary)。 任意性基于语言 索绪尔说“将要建立的符号学”的对象“是以符号任意性为基础的全体系统”: 任意性原则不仅支配语言,而且支配所有符号系统,是符号之所以为符号的原因。只要是符号系统,必然以任意性为前提,必须依靠约定俗成来确定意义。 这个看法显然是以语言为考察对象。 争论的历史 词汇意义“自然”还是“习惯”? 词汇的意义究竟从何而来?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克拉提鲁斯篇》:苏格拉底先站在克拉提鲁斯(Cratylus)一边,认为词语是“自然的”, 后来又站在赫莫根涅斯(Hermogenes)一边,认为“自然没有给事物一个名称,名称只是约定,是使用者的习惯”, 苏格拉底同意后者,最后却出人意外说:“语言与对象之间应当有像似,不然不够完美”。 苏格拉底在学院里辩论 “理据性”(motivation) 贯穿西方哲学二千五百年的辩论,一种认为词语与对象天然有关系,此论点被称为“克拉提鲁斯论”(Cratylism); 有时候被称为“透明性”(transparency); 热奈特把具有理据性的语言称为“模仿语”(mimologic)。 这些概念之间大致等同。 无理据性(immotivation) 另一种认为语言并不具有对象的“本性”(nature),而只是社会上大家“同意”(agreement)而已, 这种理论因为柏拉图《对话录》中据称采取此立场的哲学家之名,被称为“赫莫根涅斯论”(Hermogenism), 这也就是索绪尔的“任意武断性”, 或称“不透明性”(opaqueness), 符号的意义来自于发送者与解释者之间的默契。 任意性引向系统性 “任意武断性”使符号不能自行解释,必须依靠系统的“同型性”,来确定意义。 索绪尔本人预感到“符号学的主要着眼点,是立足于符号的任意性基础上的整个系统集团”。 这个观点成了整个结构主义大潮的出发点。在上引这句话中,索绪尔已经提出了关键词“系统”(system), 系统是任意性原则的必然后果,是看来散乱的、符号之所以能表达意义的关键。 系统观 系统大于各成分之和 一个系统是各成分关联构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各成分的简单累积: 系统大于个成分之和, 一旦进入系统,组分除了自己的功能,还获得了“系统功能”。 例如一件衣服,配合成一套装,或配合成一款时装系列,此时依然是一件衣服,却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系统的特点之一:全域性(wholeness) 一个语言词汇是任意的,如何保证语言之间能翻译? 因为每个语言覆盖的全域大致上一致,一个语言能说出来的意义,另一个语言大致上也能全部说出来。 只是词汇各自的意义划分不一致: 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两个系统的全域覆盖,翻译的困难在于两个系统的组分覆盖区域不一样。 交通警察的指挥,与红绿灯自动指挥,形式不同,分节也不同,“全域”却相当一致。 系统的特点之二:区分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 “狗”之所以为这个意义,在于此词与其他词发音上写法上的区别。 一盘象棋丢失了一个“将”,可以用任何一个木块替代,但要满足两点要求: 第一,此木块样子与其他棋子不同(棋盘上不能有相同木块); 第二,这个木块的走法(使用)与“将”相同,与其他棋子不同。 这块东西什么物质,颜色,形状,并不重要, “将”之为“将”本来就是任意武断的。 系统的第三特点:深层控制 系统的变化服从一套规律(下棋规则、“棋路”)。 索绪尔称这套规则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