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则如见的描写式导语.doc
听则如见的描写式导语
广播瞬间即逝,短短的广播消息导语如何让人们一听就如同看见,如同看见就更爱听呢?广播消息描写式导语,也许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表现形式。笔者以获得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消息的导语为例,谈些看法。
广播消息导语的现场描绘,形象具体,画面逼真。恰当而又精彩的现场描写,不仅使人感到十分逼真,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如何在简练中求形象具体的画面感受?
2009年12月26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全省新闻联播》播出记者孙立宏、霍惠兰、万强采制的消息《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我省唐山研制的高速动车跑出世界第一速》,是这样开头的:
(播音员)今天(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运营,由我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跑出平均时速341公里的世界第一速。请听本台记者孙立宏、霍惠兰、万强发来的报道:
(现场音响……压混)
记者:各位听众,现在是上午9点08分,由我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中国高速动车CRH3型“和谐号”动车G1002次已经从广州北站首发奔向武汉。我们现在是在动车的第八节车厢为您报道。我们前方车厢的电子屏幕上现在不断显示出车速,300公里……320公里、330公里,运行不到10分钟,车速达到了350公里。乘客们禁不住地发出欢呼声。
2009年12月24日,记者得知河北省唐山研制的高速动车26日正式在武广高铁客运专线运行。几经周折,当天早晨记者从广州北站上了首发车并紧张采访,动车一到武汉站就在《午间新闻》现场连线,紧接着不顾旅途疲劳,立即制作录音报道,在当晚《全省新闻联播》和次日《河北新闻》头条播出。这一消息的导语就给人以形象、具体、简洁的感受。听众通过自然的形象思维,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①时钟:上午9点08分;②广州北站首发奔向武汉的“和谐号”动车;③动车的第八节车厢;④前方车厢的电子屏幕显示出车速;⑤车速达到了350公里;⑥乘客们的欢呼。这段描写,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现场感,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引人入胜,听众在感受现场特有氛围的同时,也获得了愉悦和启迪。广播消息导语中的形象具体表述,就是要善于运用有形可感、有物可托的事实去再现新闻事实的主旨,避免过多的抽象概括和沉闷的叙述,使听众乐于接受。这一导语的成功,为广播消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荣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二等奖。广播消息形象具体表述的方法比较多,如显示形象化的特征、提供形象化的数据、捕捉形象化的引语、挖掘形象化的意蕴等等,既流淌着人物语言美,又描绘出色彩斑斓和谐的现场场景画面,像晨风朝露一般使人感到清新,具有婉丽俊逸的美感。形象具体表述不只是词藻的华丽,它应该是客观实际情景完全真实的反映,如果离开了新闻真实性这个原则,也是不能达到对听众产生审美效果作用的。
广播消息导语可见情形,可听话语的特写镜头。广播消息导语要生动地再现现场,必须努力把现场中有关人物,或是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写好,从而使听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广播消息导语中特写镜头的运用,就是要抓住新闻事实中的重点或生动镜头加以突出再现。特写式描述的基本手法是选择局部性与典型性的某一方面加以描写,这样,它能发挥听觉与视觉的作用,给听众以具体的实感,增强广播消息的可听性和感染力。
2009年12月13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576早新闻》的消息《敲响农村小型水利拍卖第一锤》(作者李显静)的导语是这样播的:
【现场录音】现在是第十轮叫价,4号李世益,2400元,第一次;4号,2400元,第二次;4号,2400元,第三次,成交!(掌声)
12月12号下午,临沧市云县涌宝镇木瓜河村委会以2400元的价格拍卖了木瓜河村李家组一个农村小型饮水工程15年的经营管理权,迈出了我省农村转变水利建设发展方式的第一步。
记者充分掌握全国、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深入云南省许多州市的村镇进行采访,以较强的新闻敏感,第一时间发现并捕捉到临沧市云县木瓜河村委会拍卖小型水利经营管理权的新闻。通过深入挖掘,从外在与内在的联系上解读“第一锤”的核心价值,在全省率先报道了这篇蕴含新意和价值的消息。《敲响农村小型水利拍卖第一锤》的导语,从拍卖现场写起,有拍卖师三次大声拍卖声,并让最后“第三次,成交”声与现场的鼓掌声交织在一起,使听众仿佛置身于这一特定的氛围中,获得的印象更清晰、更具体、更实在,并受到美的艺术感染。这篇广播消息导语很简短,但形象地描述了人物的动作、表情,人物的音容笑貌。可以说,情形可见,话语可闻,这比之干巴巴地单纯介绍人和事,现场感和画面都要好得多。这种特写镜头式描述常常采用白描的手法描述现场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抓住了听众熟悉的一个侧面或片断,作具体、形象的描绘,符合听觉的特点,绘声绘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