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了解一点核知识
要了解一點核知識 編輯:K.O.HO HKSEW 資料來源:網路 感謝新華網,鳳凰網,百度,Google等 原子 核能釋放 利用核能反應發電 福島核電廠反應堆屬「沸水型」 福岛核电站 福島核災難一觸即發關注核反應堆受控問題 日本核危機示意圖日本地震震中人口密度圖 什麼是核輻射? 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可 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 體內,引起內輻射, γ 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 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身體 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狀越嚴 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 輻射 輻射無色無味,無聲無臭,看不見,摸不著。不過輻射卻可用儀器來探測和量度。度量輻射劑量的單位是希沃特,簡稱希。1毫希等於千分之一希。 輻射無處不在,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體都存在著放射性。據國家原子能機構網站介紹,我國某些高本底地區每年3.7毫希;磚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線每年0.45毫希;水、糧食、蔬菜、空氣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視一次0.02毫希。 生活中的輻射 輻射存在於整個宇宙空間,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類。 在核能領域,人們主要關心的是電離輻射可能產生的健康影響及其防護。通常將電離輻射簡稱為輻射或輻射照射。 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受著天然電離輻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線、放射性核素產生的輻射等。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對生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放射性損傷有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 如果人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的X射線、γ射 線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會產生急性損傷。 輕者有脫毛、感染等症狀。 當劑量更大時,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損 傷。在極高的劑量照射下,發生中樞神經損 傷至直死亡。 輻射傷害機理 人體有軀體細胞和生殖細胞兩類細胞,它們對電離 輻射的敏感性和受損後的效應是不同的。電離輻射 對機體的損傷其本質是對細胞的滅活作用,當被滅 活的細胞達到一定數量時,軀體細胞的損傷會導致 人體器官組織發生疾病,最終可能導致人體死亡。 軀體細胞一旦死亡,損傷細胞也隨之消失了,不會 轉移到下一代。 在電離輻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 下,可導致遺傳基因發生突變,當生殖細胞中的 DNA受到損傷時,後代繼承母體改變了的基因,導 致有缺陷的後代。因此,人體一定要避免大劑量照 射。 受輻射後 將「立即」受到哪些影響? 放射性的碘對於住在核電廠附近的年輕人有危害,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之後有一些甲狀腺癌病患即與此有關。放射性銫、鈾和钚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並且不以某個特定器官為靶標。放射性的氮幾秒鐘後就很快會衰變,而放射性氬也對身體無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輻射將導致輻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狀:在接受輻射的幾小時之內,人會出現噁心與嘔吐,隨後可能經歷腹瀉、頭痛和發燒。在最初症狀之後,人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不再顯示任何症狀,然而往往在幾周之內,又有新的、更加嚴重的症狀發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輻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狀都可能立即出現,並伴隨著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臟器損害。 核輻射強度及危害示意圖 放射線輻射(單位:微希 )對健康的影響 不同輻射所獲得的輻射劑量數值? 世界核電知多少? *核能佔世界總能源消費量的多少?(?6%?) *核發電量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7%?) *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有(?400多)座 *世界上核發電量最大的國家是(美國),核發電在本國總電量中比例最大的是(法國) *歷史上後果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是:(?切爾諾貝利事故?)和(?三厘島事故?) 放射性污染的應對 (1)躲避為先。發生核事故時,要盡量遠離放射源,周邊居民要在第一時間撤離,距離防護是第一位的,避免在污染地區逗留。 (2)注意屏蔽。可利用附近的鉛板、鋼板或牆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 (3)避免外出。及時進入建築物內,關閉門窗和通風系統,避開門窗等地。應留在室內密閉的空間中。不要淋到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的雨水。 (4)遮擋五官。當進入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嚴重的地區,應用毛巾等摀住口鼻。外出可戴上口罩、帽子、眼睛、手套、靴子、雨衣等,減少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撤離到安全區內,應將受污染的衣物按要求進行處理。 (5)立即淋浴。考慮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應立即洗澡,用沖淋浴的方式清除污染。 (6)服用穩定性碘。核電站平時會給附近居民發放應急物品,如碘制劑,含一些碘片,吃一點碘,可以預防如果放射性的碘到人體之後,放射性的碘不會到我們的人體的甲狀腺。一旦發生洩漏,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服用。 輻射危害 危害一 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危害二 能夠誘發癌症並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 危害三 影響人的生殖系統 危害四 可導致兒童智力殘缺。 危害五 影響人們的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