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IngentaConnect.PDFVIP

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IngentaConnect.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IngentaConnect

第32 卷 第23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2 No.23 226 2016 年 12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c. 2016 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1 1※ 1 1 2 张珺穜 ,王 婧 ,张 莉 ,逄焕成 ,王 飞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 735000 ) 摘 要:该文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长期培养条件下,不同预处理方式(氨化、酸化、微波、无处理)对玉米秸秆腐 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 100 d 后,包括对照在内的各处理秸秆质量累积腐解率均超过50%,其中酸 化、氨化处理有利于促进玉米秸秆的快速腐解;培养300 d 后,氨化、酸化、微波处理玉米秸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 89.22% 、 91.68%和 82.26%,其中氨化、酸化处理显著高于对照(80.81% )。与对照相比,在秸秆快速分解期(0~100 d ),酸化处 理秸秆可多释放23.95% 的氮、13.11%的磷、4.27% 的钾;氨化处理秸秆可多释放9.69%的氮;微波处理秸秆可多释放4.28% 的碳;培养结束时(300 d ),酸化处理更有利于钾素、磷素的释放,比对照多释放了7.73% 的钾、6.34%的磷;氨化处理 更有利于氮素、磷素的释放,比对照多释放了6.16%的氮、5.41%的磷;微波处理可略增加钾素的释放,比对照提高1.61%。 综上可见,玉米秸秆还田前进行适当酸化或氨化处理,可促进其腐解,提高养分释放速率,尤其酸化处理效果更好,但 具体田间操作及表现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秸秆;腐解;养分;释放;预处理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3.031 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6)-23-0226-07 张珺穜,王 婧,张 莉,逄焕成,王 飞. 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32(23):226-232.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3.031 Zhang Juntong, Wang Jing, Zhang Li, Pang Huancheng, Wang Fei. Effec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etreatment on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straw[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6, 32(21): 226 -23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3.031 酶与细胞壁多糖的接触,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也减少了其 0 引 言  与水解酶的接触位点,导致作物秸秆的自然分解过程比 玉米秸秆是中国农区主要秸秆类型之一,据统计, 较缓慢[2] 。因此,为加速玉米秸秆的分解,促进其养分释 中国每年玉米秸秆产量达2.91 亿t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