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发光机理及表面工程.pdfVIP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发光机理及表面工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发光机理及表面工程

维普资讯 http://www.hxtb.org 化学通报 2004年第7期 ·499 · 。 。 ’” ”’。.; 知识介绍; - 1.◆ · ◆ . ¨l◆ . -c·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发光机理及表面工程 任玲玲 万立骏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中心 北京 100080) 摘 要 简要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结构、发光机理、表面工程及检测、有机一无机电致 发光材料的复合及制备技术。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表面工程 有机一无机材料复合 TheStructure,ElectroluminescenceMechanism andlnterfaciaiEngineering of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 RenLingling,WanLijun,BaiChunli (CenterforMolecularSciences,InstituteofChemistr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primarily the structure,electroluminescence mechanism, interfacialengineeringandprobes,organic—in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materialshybridsormixing andthefabricationtechnologyofthe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OLED). Keywords 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Interfacialengineering,Organic—inorganicmaterials hybrid 物质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被相应 的电能所激发而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之为电致发光 (Electroluminescence,EL)。从发光材料角度可将电致发光分为无机电致发光和有机电致发光。 由于无机半导体材料发光效率高,在过去几十年里占据了发光器件的应用领域,但无机电致发 光器件不易加工,做成大面积显示有困难;发光材料品种少,特别是发蓝光材料较稀少;无机薄膜 EL器件的驱动电压高、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阻碍了无机薄膜EL器件在彩色平板显示器中的应用。 有机材料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自从1987年Tang等L】制备了以8一羟基喹啉铝(Alq。)为 发光材料的多层器件,使有机电致发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而使此领域的研究异常活跃。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有机物,材 料可选择范围宽,可实现从兰光到红光的任何颜色显示;(2)驱动电压低,只需要3~IOV的直流电 压;(3)视角宽,响应速度快;(4)制作过程简单,费用低;(5)超薄膜,重量轻;(6)可制作在柔软的衬 底上,器件可弯曲、折叠。因此,0LED可应用在室内和野外照明;可制成光电耦合器,用于光通信; 可制成可折叠的“电子报纸”;可应用于飞机、坦克等的数字、图像处理和移动通信装置的显示,尤其 任玲玲 女,33岁,副教授,主要从事无机一有机材料复合、固定化酶及分子器件的研究。 *联系人,中国科学院院士,E mail:elbai@iceas.ac.cn 2003-06—03收稿,2004一O1—24接受 维普资讯 化学通报 2004年第 7期 http://www.hxtb.org 彩色大屏幕显示技术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