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歌阅读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穆旦诗歌阅读印象 一、穆旦创作简介   穆旦,九叶诗人最杰出的代表,现代主义的诗歌风格最为浓烈且最具有成就。40年 代与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等一批最活跃的青年诗人强调艺术的尊严,不仅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吸取营养,更从西方现代主义中借鉴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穆旦较 早有意识的采取艾略特,叶芝,奥登等现代诗人表现技巧,结集出版了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的作品同五四以来的感伤肤浅,陈词滥调不同, 他的清新自如的白话表现民族忧患,表现个体生存下的悲剧心理意识。风格内敛而凝重,在现代主义下有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穆旦,生于1918浙江海宁的一个查姓望族,少年时受到家庭的文化氛围的影响而流露出来惊人的天才。1932年考入南开中学,开始学写新诗;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因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7年 南迁到西南联大,跟随燕卜荪学习现代主义诗歌。那个时候的昆明,云集了闻一多、朱自清、冰心、冯至、卞之琳等一大批著名诗人,而穆旦的诗歌创作也已卓有成 果。此时穆旦开始写作的诗歌已经开始具有现代主义的风格,包括早期作品集子《探险队》的第一篇《野兽》,语言风格是尖锐,而带有隐喻的色彩。从那时开始, 穆旦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到40年代便达到创作的一个高峰。1942年加入中国远征军,担任杜聿明的随军翻译,那时候穆旦仅25岁, 以一个弱小书生的身份,践行着文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志向。后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不是“大败而归”而是“大败难归”:在大撤退中,杜聿明和戴安 澜将军率领的第五军,被迫退入野人山,穆旦所在的部队殿后,他们于是进入了原始森林的地狱。反映此时的战争环境下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作品《森林之魅》以其 出神入化的语言,烘托出阴冷深沉而壮美的意境,穆旦的诗歌才华令人惊异。 抗战胜利后,穆旦与周与良结为夫妻,1948年3月和 1949年8月,周与良和穆旦先后赴美国留学。1953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1954年,穆旦因曾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被列为“审查对象”,成了“反党小集团”的成员;1958年南开大学放出“一颗卫星”:穆旦是“历史反革命”,降职降薪,逐出课堂,他的主要工作变成拿一把扫帚扫厕所。此后20来 年时间里,穆旦的诗歌创作转入地下,而主要从事了外国文学的翻译,他全身心投入、或者说“转向”了翻译,在那些年里,他以本名“查良铮”翻译出版了英国现 代诗人艾略特,拜伦雪莱的作品,以及俄国普希金的抒情诗(上、下集)和《波尔塔瓦》、《青铜骑士》、《加甫利颂》、《高加索的俘虏》、《欧根?奥涅金》等 多部叙事长诗,季靡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别林斯基论文学》等。 文革结束后,穆旦发表了一些诗歌,此时的诗风转向了朴素平淡的特征尤其是在《冬》这片作品中,展示了一个岁月迟暮的老人经历了人生磨难之后的从容豁达的心态,同时该诗在艺术成就上也有突出的魅力。 二、穆旦诗歌细读 《探险队》是穆旦最早期的诗集,收录了穆旦从1937年至1942年的24首诗歌。 其中《玫瑰之歌》《我看》等作品用语比较清秀雅致,还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诗风的特色。《玫瑰之歌》表面上具有写爱情的含义,而实际上则具有隐喻 意义。从诗歌三节 的小标题“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想的桥梁上”“现实的洪流冲毁了桥梁,他躲在真空里”“新鲜的空气进来了,他会健康起来吗?”可以看出来实际上还是写的青年人的理想抱负与现实世界的冲突。这首诗具有的浪漫主义气息是无可否认的: “朵朵盛开的大理石似的百合,伸在土壤的欲望里颤抖; 土壤的欲望是裸露而赤红的,但它已是我们的仇敌; 当生命化作了清风,而风丝在百合忧郁的芬芳上漂流。” 可 以看出来诗人并不缺乏浪漫主义的想象,以“大理石”形容百合,以及土壤的欲望,清风等用语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早期徐志摩等人的诗歌风格。但是穆旦的诗歌语 言同样也是一种陌生化的组合,用大理石形容玫瑰,本来就是一种很出奇的用法,这使人们联想到大理石的白净而阴凉,联想到大理石因该是沉着而冷静的。这就使 他的语言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的含义上,同时活得了极具想象力的审美空间。 但 同时,穆旦的诗歌也是现实主义的,穆旦诗歌所有的感情都是来自于现实,来自于这个他所深爱的人民,深爱的国家。所以这是穆旦诗歌区别于前期徐志摩,李金 发,冯志等人的最突出的特点。穆旦不仅仅是用全部的才华在写诗,同时也是用他全部的情感在吟唱。就像在玫瑰之歌的结尾,穆旦写道:   “虽然我还没有为饥寒,残酷,绝望,鞭打出过信仰来, 没有热烈的喊过同志,没有流过同情泪,没有问过血腥, 然而我有过多的无法表达的情感,一颗熔岩的心, 期待明晰的固定,一颗冬日的种子期待着新生。” 穆旦在这里用饥寒,残酷,绝望等赤裸裸的形容词,它所激起的人的共鸣,还在于诗人对于民族,时代,人生的深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