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介质的模型.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续介质的模型

流 体 力 学 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必要的分析计算方法,能够分析流体的运动规律,解决与流体有关的相关问题,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地位 4.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6学时) 掌握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计算 掌握流体运动两种形态及其判别; 理解紊流特征,紊流时均化和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理解雷诺应力的概念; 理解沿程能量损失的成因和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沿程能量损失的计算; 理解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掌握几种典型局部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掌握局部阻力造成能量损失的计算; 掌握沿程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的测试方法。 6. 气体射流(2学时) 理解无限空间紊流淹没射流的结构和特征; 掌握紊流射流主体段诸参数的计算; 掌握温差射流与浓差射流的特征和主体段诸参数的计算; 理解温差射流轨迹弯曲的概念和弯曲轨迹方程的推导步骤。 7. 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基础(4学时) 理解流体的平面运动的意义; 掌握流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平面无旋流动 Φ和 Ψ 之间的关系, 掌握平面势流基础——几种简单的平面势流; 掌握势流叠加的分析步骤;理解、掌握几种常见的势流叠加的物理模型; 理解镜像法。 8. 附面层理论基础和绕流运动(6学时) 理解边界层概念,理解边界层微分方程式; 掌握边界层动量积分关系式及其应用,理解平板层流、紊流及混合边界层的近似计算方法; 理解边界层分离现象,掌握物体饶流运动和悬浮速度的计算。 9. 一元气体动力学基础(4学时) 掌握气体一元流动的基本方程,理解描述可压缩流体运动的三个指标——静态压缩指标,动态压缩指标,总能量指标; 掌握等熵流动关系式和喷管的流动计算; 掌握等截面管道实际气体恒定流动及其计算。 本课程的考察方法 闭卷考试 二、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流体 (一)流体的定义 (二)流体的基本特性 易流动性—— 三、日常流体力学现象: 1、认识大气压 2、表面张力现象 3、竹蜻蜓 4、千斤顶 5、潜水艇 6、烟囱 7、超音速飞机 8、流体输送 表面张力现象 竹蜻蜓 喷雾器 四、常用的流体力学模型 五、常用的流体力学三大方程 连续性方程 第二节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一、惯性 二、重力特性 容重(重度), γ (N/m3)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内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叫做粘滞性。 粘性的表现 粘滞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液体 牛顿内摩擦定律 内摩擦力(或切应力)T的大小,经过无数的试验证明: 1.与两流层间的速度差(即相对速度)du成正比,和流层问距离dy成反比; 2.与流层的接触面积A的大小成正比; 3.与流体的种类有关; 4.与流体的压力大小无关。 动力粘滞系数μ 表征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所以它反映了粘滞性的动力性质,因此也称为动力粘滞系数。 单位是N/m2·s或Pa·s。 运动粘滞系数ν 理解为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对单位体积质量作用产生的阻力加速度。这样,由于在v的因次中没有力的因次,只具有运动学要素,故称v为运动粘滞系数。 流体流动性是运动学的概念,所以衡量流体流动性应用运动粘滞系数v而不用μ 水的粘滞系数 一个大气压下的空气的粘滞系数 压缩性——流体受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的性质。 五、表面张力特性 第三节 流体的力学模型 连续介质模型 理想流体力学模型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 连续介质模型 将流体认为是充满其所占据空间无任何空隙的质点所组成的连续体。这种“连续介质”的模型,是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使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得到两大方便:第一,它使我们不考虑复杂的微观分子运动,只考虑在外力作用下的宏观机械运动;第二,能运用数学分析的连续函数工具。因此,本课程分析时均采用“连续介质”这个模型。 理想流体力学模型 不考虑流体的粘性作用,称为无粘性流体(或理想流体)。 如果在某些问题中,粘性影响较大,不能忽略时,我们采用“两步走”的办法,先当作无粘性流体分析,得出主要结论,然后采用试验的方法考虑粘性的影响,加以补充或修正。这种考虑粘性影响的流体,称为粘性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 不计压缩性和热胀性而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液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均很小,密度可视为常数,通常用不可压缩流体模型。 气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采用不可压缩流体模型。 本课程主要讨论不可压缩流体,也有一定内容讨论可压缩流体在管中的流动。 作业 1-3、1-9 1-10、1-14、1-16 思考题 1-1 液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与气体、固体有什么区别? 1-2 为什么要引进连续介质的假设?为什么可以把液体当作连续介质? 1-3 液体的主要物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