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论文.doc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论文
摘要: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污泥膨胀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难题。该文介绍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丝状菌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数据表明,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种类主要是微丝菌,其次是0675型和0914型菌。经分析认为,泥龄的增加会促进丝状菌长度的明显增长,并导致污泥膨胀;生物残渣的浓度,是造成长泥龄污泥膨胀的原因之一。在厌氧阶段有分解生物残渣的功能,这可改善菌胶团菌的微环境.freel3/h)
5.2~5.8
5.5
污泥回流率(%)
90~130
110
消化污泥回流率(%)
50~110
80
缺氧污泥回流率(%)
100~140
120
表2 实验工艺的出水水质
参 数
单位
1#流程
2#流程
总磷(PO4-P)
Mg(P)/L
1.44
3.0
溶解性磷(PO4-P)
Mg(P)/L
0.81
2.0
总氮
Mg(P)/L
21.0
15
CODCr
mg/L
49
51
BOD5
mg/L
16
20
磷的去除率
%
80
78
氮的去除率
%
50
66
CODCr的去除率
mg/L
86
85
BOD5的去除率
mg/L
88
86
3 结果与讨论
3.1 丝状菌的长度
在1# 流程厌氧阶段,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好氧阶段低19.26 %,在2# 流程厌氧阶段,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好氧阶段低7%。这表明厌氧阶段有一定的抑制丝状菌生长的功能。
由于1# 曝气池内填设悬浮填料,1# 流程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2# 流程低66.02%;仅在曝气阶段,1# 曝气池丝状菌群的平均长度比2# 曝气池低62.52%。
在运行期间,泥龄一直保持在15d左右,运行处在稳定阶段,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丝状菌污泥膨胀情况。在第7个月期间,为提高脱磷脱氮的去除效率把泥龄增加到30d,丝状菌长度明显增大并导致了污泥膨胀。后来又不得不把泥龄降低到15d左右,才使运行又趋于稳定。
3.2 丝状菌的种类
丝状菌的种类如表3和表4。数据表明主要丝状菌为微丝菌,其次为0675型和0914型,Nocardia III型菌只在生物泡沫中才出现。
表3 1# 流程的丝状菌种类
丝状菌种类
厌氧污泥
缺氧污泥
好氧污泥
泡沫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 )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微丝菌
40
98.21
40
98.43
40
98.14
14
99.29
0675型
17
1.64
6
1.5
12
0.79
0914型
3
0.07
3
0.21
Nocardia III型
3
0.07
3
0.07
3
0.07
2
0.50
取样分析次数
40
40
40
14
表4 2# 流程的丝状菌种类.freel=270pt,15.75pt丝状菌种类
厌氧污泥
缺氧污泥
好氧污泥
泡沫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 )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出现次数(次)
优势度( % )
微丝菌
29
94.79
29
95.43
29
93.14
14
93.14
0675型
21
3.43
12
1.29
17
2.21
7
2.29
0914型
8
1.43
10
2.93
21
4.64
7
3.07
Nocardia III型
2
0.07
2
0.07
4
1.29
0041型
2
0.36
4
0.29
诺卡氏菌属.
1
0.28
取样分析次数
29
29
29
14
3.3 分析讨论
大量的镜检观察发现,在正常稳定条件下,丝状菌和菌胶团菌组成一个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丝状菌位于菌胶团的内部,当丝状菌生长伸出菌胶团,大量新生的菌胶团菌又吸附和依附在丝状菌的表面。正常情况下丝状菌和菌胶团菌的生长达到相对的平衡,丝状菌始终被菌胶团菌包裹在里面。在污泥膨胀阶段,主要是菌胶团菌的生长速度变慢,致使丝状菌生长伸出菌胶团外面造成污泥膨胀。分析其原因,造成菌胶团菌生长速度变慢的原因有:
(1)外界条件不能满足正常生长繁殖3,如食物缺乏、溶解氧不足、pH偏低、或微量元素比例不恰当。
(2)微环境因素,尚若大量的生物残渣不能被及时分离或分解,会恶化微环境造成菌胶团菌大量死亡。而丝状菌大多是腐生菌4,食料来源来自死亡的菌胶团菌,菌胶团菌大量死亡又为丝状菌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又促进了丝状菌的过剩生长导致污泥膨胀。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中,当回流污泥通过厌氧阶段时,厌氧菌有分解部分生物残渣的功能。
4 结语
生物营养素去除工艺中,主要的丝状菌为微丝菌,其次为0675型和0914型。泥龄的增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残渣的浓度是造成长泥龄污泥膨胀的原因之一。曝气池内装填悬浮填料对丝状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厌氧阶段有分解生物残渣的功能,可改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命何以如此之轻论文.doc
- 生命倾向与科学性要求间的张力论文.doc
-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论文.doc
-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伦理论文.doc
- 生命哲学纲略论文.doc
- 生命政治与主权决断:“治理性”与“例外状态”的比较论文.doc
- 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论文.doc
-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论文.doc
- 生命权力、种族主义和巴以冲突论文.doc
- 生命权损害赔偿中的基本问题论文.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