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反腐技术侦查程序制衡机制构建.doc
简论反腐技术侦查程序制衡机制构建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腐败现象较为严重,职务犯罪处于高发态势,犯罪手段不断升级,证据获取困难重重,这与检察机关缺乏有效地技术侦查措施有内在联系。可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赋予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并严格规定其适用范围、审批程序、执行程序和救济程序。相关程序的合理建构,有利于有效收集诉讼证据,落实刑事程序法治,顺应科技强检趋势,对接国际公约。
【关键词】职务犯罪 技术侦查 法治程序 论文代写
腐败现象是困扰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之一。在2011年透明国际公布的世界清廉指数排名中,中国大陆的清廉指数(Corruption Conception Index)为3.6,⑴比2010年的3.5提高0.1分;世界排名为75名,比2010年78名上升3位;排名低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⑵腐败犯罪已经成为严重侵蚀国家肌体的政治之癌:不仅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更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信赖,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动摇了法律的权威。腐败现象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职务犯罪,我国近几年职务犯罪整体呈上升势头,我国职务犯罪治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职务犯罪呈高发态势,固然有其深刻的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但它的蔓延与惩治过程中侦查取证措施乏力有密切关系。
一、职务犯罪侦查面临的实然困境
我国司法当局保持对贪腐的高压态势,但由于职务犯罪行为特征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的限制,技术侦查措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察机关打击与预防贿赂犯罪的能力,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面临着取证难、惩治难的窘境。
(一)职务犯罪手段不断升级
一方面,犯罪嫌疑人的学历普遍较高,反侦查能力较强。相对于一般的犯罪而言,贿赂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司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一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他们往往具有错综复杂的人脉,往往在案发后动用手中的各种关系阻碍侦查,导致侦查过程步履维艰。另一方面,职务犯罪行为人的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作案方式显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职务犯罪一般在较为封闭或私密的空间实施,犯罪现场鲜有目击证人,侦查人员很难收集到其他形式的证据。如,近年来为人们所关注的雅贿犯罪等新形式职务犯罪,具有相当高的隐蔽性,赃款赃物不放入金融系统,无迹可寻;相较一般职务犯罪,其犯罪手法更具有隐蔽性。以调查普通犯罪的方式调查雅贿犯罪行为,显然是不符合该类犯罪行为的发案规律,难以取得有效证据。同时,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犯罪,职务犯罪行为过程中缺少物证,这为侦查人员的案件侦办增加了难度。概而言之,职务犯罪本身就存在着无明显被害人、遗留证据少、可利用职务作为掩护之特征,常规侦查措施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复杂隐蔽的高智能犯罪。
(二)传统侦查模式难以应对
职务犯罪往往具有行为隐蔽性特点,由供到证的传统侦查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往往由举报获知案情,进而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再由口供向外辐射,以口供所提供的线索收集其他各类证据。无可否认,我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口供中心主义是造成由供到证侦查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职务犯罪行为隐蔽性也是由供到证传统侦查模式最直接的成因。在大多数职务犯罪尤其是贿赂犯罪案件中,一般也只有犯罪行为人和被害人(也包括贿赂犯罪中的行贿人)知悉犯罪过程,也只有他们能够提供收集证据的线索。而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哪一方的招认,都是双输的格局。依照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侦查措施,难以在规定的诉讼期间内完成证据收集的任务。造成的弊端显而易见:在侦查实践中,为了突破案件,检察机关的有些侦查人员不惜采用骗供、诱供、甚至使用刑讯逼供的方法来获取口供,严重影响了职务犯罪侦查的程序公正。
(三)现行侦查措施体系缺陷
现行《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常规侦查行为,⑶如: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等。对于职务犯罪而言,这些侦查措施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我国虽未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秘密侦查行为,但在《国家安全法》和《人民警察法》中对技术侦查做出了规定。《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第11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可以查验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人民警察法》第16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这两部法律中规定的技术侦察,最初只能由国家安全机关使用,后来逐渐扩大到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⑷1989年,鉴于实践中检察机关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检察院对重大经济案件使用技侦手段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极少数重大经济犯罪案件主要是贪污贿赂案件和重大经济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严密性.doc VIP
- 高压配电柜日常维护保养方案.docx VIP
- 国考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强制氧化-尿素还原法(FO-UR)烟气脱硝成套技术.doc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104页.docx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