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 长歌行课件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青园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 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 朝露:清晨的露水. 待:动词,等待。 日:太阳。 晞:晒干、天亮,引申为阳光的照耀。 ○描绘葵的形象。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的阳光散布恩惠。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动词,这里是散布的意思。 德泽:恩惠。春天把阳光、雨露带给万物,因而说是一种恩惠。 万物:大地上的各种生物。 生光辉:形容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 ○对春天的礼赞。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 常:副词,表示情况或时间的持续和一贯性。时常。 恐:动词,担心。 秋节:秋季。 至:动词,到。 秋气肃杀,万物多因长成而趋于衰败、死亡,故尔担心。 焜黄:颜色衰败的样子。 华:同“花”。衰:衰老,衰败。 ○由春而秋,植物完成一次生命过程。不由得生出种种感触。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 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朝东、向东的意思。海:大海。 何:疑问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修饰作用。常用来表示对时间、处所、事物的询问。时:名词,时候。 复: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某种情况的再现。可译作“重新”“又”。 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西、朝西。 归:动词,回。这句意思是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由季节转换联想到日月不居。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气了。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合起来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 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意即勤奋。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 徒:副词,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一。可译为“空”。伤悲:悲伤。 ○归结为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情景动人。 译文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 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 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 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 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触景生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劝导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之情。 【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 徙倚:徘徊。依:归依 ③犊(dú):小牛。 ④怀采薇: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避世隐身之意。薇,是一种植物 ⑤落晖:落日。 ⑥薄暮:傍晚。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物育种学(总论).ppt
- 2024重庆市公安局万盛经开区分局辅警岗位招聘2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高中历史(2022版)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docx VIP
- 2025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知识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水质理化检验.docx VIP
- 2025年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资料500题(含答案).pdf VIP
- 工程安全保证体系.doc VIP
- 第6章非线性光学20131211.ppt VIP
- 2025福建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彩礼合同协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