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者文摘》破产源于转型慢(副)
《读者文摘》,破产在于转型慢
如果在全世界选一本既浅显易懂,又影响力巨大,同时还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杂志,恐怕非美国的《读者文摘》莫属。它被许多读者视为“心灵鸡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畅销60多个国家,直到今天也没有第二本文摘类杂志能与之比肩。然而,在不断的科技创新与强大的新媒体冲击下,这本拥有94年历史的传统杂志没能突破经营局限,深陷债务泥潭。2013年2月17日,债务高达12亿美元(1美元约合6.22元人民币)的《读者文摘》出版商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向美国法庭提出了对该公司美国业务的破产保护申请,这已经是它继2009年后第二次面临破产,杂志的前途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创始人一手缔造的辉煌
??《读者文摘》的创办者德威特·华莱士1889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父亲是一位很有生意头脑的大学教授。年轻时的华莱士各科成绩都很优秀,但对死读书本知识兴趣不大,而是喜欢阅读各种杂志。他曾利用暑假在一家银行当出纳,养成了把各种想法记录在本子上的习惯,并第一次在小册子上写下了“想创办一本杂志”的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华莱士自愿入伍,并被派往法国前线。在一次战斗中,他被弹片击中,回到后方的医院治疗。养伤期间,看书成了他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他发现,每本杂志都有一两篇吸引读者的文章,但人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大量的杂志。于是,他有了把各个杂志的精华内容浓缩到一本杂志上的想法。回到美国后,他把自己精心编辑的《读者文摘》样本发给许多出版商看,但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华莱士干脆和妻子一道,自己在家当起了出版商。
??1922年,第一期《读者文摘》面世,印数只有区区5000本,定价也不过25美分。但凭借多年阅读各种杂志积累下来的经验,华莱士总能很准确地把握读者心理,推出读者最想看的文章。而且,除了单纯的文摘之外,杂志也开始刊登一些原创性文章。一次,华莱士在旅行时目睹了一场严重车祸,被眼前景象震惊的他突然想起,好像还没有哪个杂志专门刊登过详细介绍交通事故严重后果的文章。在和编辑们沟通后,他原创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推出后反响非常好。正是这样一些题材独特的文章,让《读者文摘》迅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影响力大增。1935年,杂志发行量已达100万册。1938年,第一份海外版《读者文摘》在英国售卖。1962年创刊40周年时,它已经成为有40种海外版本,被译为13种语言出版的国际性期刊。
??从创刊之日起,华莱士亲自担任发行人长达51年,《读者文摘》从当初无人问津的小杂志成长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杂志之一。1981年,92岁高龄的华莱士在纽约安详去世。
固守传统,转型缓慢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读者文摘》已经成为一本商业运作相当成熟的刊物。华莱士去世后的十几年中,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仍维持了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1990年,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其前景相当被人看好。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由此催生了以电子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新媒体凭借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形式灵活等优势,迅速对纸媒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读者文摘》家大业大,其衰落趋势一开始并不明显,它仍按照传统方式经营和扩张,把纸质出版物作为业务的核心。2004年,它在美国的发行量还超过了1000万。
??不过,根据《读者文摘》自己的报告,公司从2005年以来就一直在亏损。除了新媒体的冲击以外,杂志在自身经营和内容上也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杂志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一本适合一个家庭里所有人阅读的读物。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年代里,这很好地抓住了中产家庭这一大市场,成为了他们的“心灵鸡汤”。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多元化,《读者文摘》的内容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繁杂,使杂志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一直坚持的“启迪人心”的原则。一位专门研究杂志产业的学者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在过去十几年里,该杂志越来越像一本妇女健康杂志,刊登的具有不朽价值和趣味的文章越来越少。这和杂志创办者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
2006年11月,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不堪债务重负,被以利普尔伍德资产公司为首的私募投资集团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时利普尔伍德公司的老板说:“能够完成收购,我非常激动,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非常棒。”但事实上,利普尔伍德自身就有着巨大的债务,还把自己旗下一些经营不善的出版公司并入了《读者文摘》,导致杂志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而且,由于债务的增多,标准普尔和穆迪等测评机构都下调了对读者文摘公司的债务评级。2007年,《读者文摘》的广告收入下跌了7.2%,美国发行量从968万下降至831万,跌幅为14%,而美国发行量前十的杂志同期平均仅下降1%。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1700万的峰值对广告主的发行量承诺从800万下调到550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