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docVIP

大鼠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鼠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

大鼠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 黄 馗1,罗道文1,王 雷1,罗世洪1,姚志浩1,李 勇1,肖金刚1,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口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实验室, 2口腔颌面外科,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引用本文:黄馗,罗道文,王雷,罗世洪,姚志浩,李勇,肖金刚. 大鼠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236-1240. 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7.08.015 ORCID: 0000-0003-1300-7191(肖金刚)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的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为主要特征,伴有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量减少是指骨矿物质如钙、磷和骨基质(骨胶原)的比例降低,表现为骨强度降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其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其中以腰背痛最为常见,其次为驼背、身长缩短,更为严重者可发生骨折,甚至导致死亡。 骨极量缺损:又称之为临界骨缺损,是指动物依靠自身修复能力终身不能恢复的大型骨缺损,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为动物年龄、种系、骨缺损所在部位不同等因素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排除自身干扰,建立的骨缺损动物模型更可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常成为评价骨缺损修复作用的首选,并且Schmiz等确定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为8 mm。 摘要 背景:骨质疏松伴骨缺损疾病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健康问题。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该疾病的基础,且目前还没有关于建立该疾病动物模型的报道。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SD大鼠模型。 方法:将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12周后再造8 mm颅骨极量缺损;对照组只摘除双侧卵巢周围同等质量的脂肪组织,12周后再造8 mm颅骨极量缺损。颅骨极量缺损后12周,检测离体股骨近端、胫骨远端三维骨矿含量、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进行颅骨组织切片病理观察。 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均未完全愈合,并且骨修复效果不明显,对照组形成新生骨量较实验组多;实验组股骨近端、胫骨远端的三维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颅骨骨小梁明显变细变小,骨髓腔明显增大,皮质骨显著变薄,新生骨基质形成明显减少。结果表表明,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S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 关键词: 组织构建;骨组织工程;骨质疏松;卵巢切除术;颅骨极量缺损;三维骨矿含量;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颅骨组织切片;SD大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骨质疏松;卵巢切除术;大鼠,Sprague-Dawley;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71125);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4JY0044);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0-ZB030);四川省卫生厅项目(80170);泸州医学院重点项目(201207);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合作项目(2015LZCYD-S05(2/12)) Establishing a rat model of osteoporosis with critical-size calvarial defects Huang Kui1, Luo Dao-wen1, Wang Lei1, Luo Shi-hong1, Yao Zhi-hao1, Li Yong1, Xiao Jin-gang1, 2 (1Orofacial Reconstruction and Regeneration Laboratory, 2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 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Osteoporosis with bone defects is becoming a devastating problem. To establish an animal model is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is disease, but how to establish the animal model is not yet reported.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prague-Dawley rat model of osteoporosis accompanied with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