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缺陷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选择 1、临床判断 2、详尽的药物学信息 3、微生物学资料 临床判断 1、临床资料可能提示某种特殊的微生物感染 2、宿主的状态最可能诱发特定的微生物感染 3、宿主防御机制的功能状态是影响抗菌药物疗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与感染相关的免疫缺陷的类型 1.中性粒细胞减少 2.细胞免疫缺陷 3.体液免疫缺陷 4.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肝硬化、酒精中毒等 5.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受损 中性粒细胞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1、中性粒细胞是抵抗许多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基本防御机制。 2、微生物侵入的数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在微生物产生的信息和宿主产生介质的诱导下从血流进入感染部位。 3、吞噬和杀灭病原体 4、中性粒细胞缺乏改变机体的炎症反应 5、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09/L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升高,尤其<0.5×109/L会自发发生内源性感染。 6、持续时间较短感染的危险性较小;若超过10天危险性大大增加;持续3周以上真菌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 1、细菌: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金葡菌、表皮以及星形诺卡菌等。 2、真菌:曲霉菌、毛霉菌 细胞免疫在防御中的作用 1、T-淋巴细胞免疫是消除细胞内感染所必需的,对细胞外的病原体感染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将微生物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激活的T细胞(CD4+)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刺激产生抗体并扩大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 3、易发生寄生在细胞内病原体感染 4、常见的原因:免疫抑制剂治疗、AIDS、淋巴瘤、实体器官移植术后 常见感染病原体 1、军团菌、分枝杆菌、李斯特菌、诺卡菌、红球菌等 2、真菌感染 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卡氏肺囊虫 体液免疫在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1、体液免疫由B细胞分化来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实现,在宿主防御含细胞溶解酶的呼吸道病毒和有荚膜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噬血杆菌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2、体液免疫缺陷对抗原刺激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易感性大小取决于血清IgG水平, IgG在200mg/dl以下易反复发生细菌感染。 4、常见于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激素使用、化疗等。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 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不典型,与非感染性症状不易区分。 2、机会性致病菌、少见菌、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多有一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感染部位和病原菌有时很难明确。 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治疗原则 1、尽早开始经验治疗 2、获得病原后根据病原学选择药物 3、选择强效、杀菌剂,在感染部位可达到有效浓度,毒性低。 4、宜足量、静脉给药 5、尽可能纠正同时存在的免疫缺陷 特殊人群感染及抗菌药物的选择 1、恶性肿瘤和化疗的免疫抑制 2、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术后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者 恶性肿瘤和化疗的免疫抑制 1、基础疾病引发免疫缺陷 1)中性粒细胞减少-急性淋或粒白血病 2)体液免疫缺陷-慢淋、多发性骨髓瘤 3)T细胞缺乏-霍奇金病、淋巴瘤、急淋 2、应用免疫抑制剂 1)激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 2)化疗药物-中性粒细胞减少、T和B细胞免疫缺陷 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1、选择抗菌药物时一定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状况,推测可能的病原体-最初的评价 2、注意医院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和医院内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3、最初的治疗方案经验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应选用广谱抗菌药、强效。 4、病原学:血培养、深部组织培养是治疗的重要依据,粘膜表面的菌群可能有误导作用。 5、在抗菌药物应用4-7天后仍有发热,目前临床多经验性的加用抗真菌药物,首选两性霉素B。 抗菌药物选择 1、严重感染出现低血压或心功能损伤、临床怀疑导管相关感染-万古+头孢吡肟或他啶或哌拉西林±氨基苷类、万古+亚胺培南。 2、铜绿假单胞菌-联用有协同作用,如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半合成青霉素或三代头孢或四代头孢加氨基苷类 3、军团菌-首选红霉素,阿奇或左氧,严重者两药合用。 4、诺卡菌感染-磺胺类 5、马红球菌感染-红霉素或利福平 6、曲霉菌-首选两性霉素B 6、毛霉菌-两性霉素B 7、新型隐球菌-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 8、卡氏肺囊虫-磺胺类 器 官 移 植 术 后 1、免疫抑制药物包括激素在术后不同时期应用 2、侵入性治疗手段如气管插管、留置静脉管的应用 3、病人本身的情况如无症状潜在病原体感染、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4、对医院内及社区中潜在致病原的暴露程度。 感染时间表 1、术后第1个月 2、术后2~6个月 3、术后6个月以后 术后第一个月 1、90%以上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外科手术后发生的感染相同 2、院内感染或手术切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