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二一二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演辞(附图)以下是终审.PDFVIP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二一二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演辞(附图)以下是终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二一二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演辞(附图)以下是终审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二○一二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演辞(附图) 以下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今日(一月九日)在二○一二年法律年度开启 典礼上发表的演辞全文(中文译本): 律政司司长、大律师公会主席、律师会会长、各位嘉宾: 引言 我谨代表司法机构全体人员,热烈欢迎各位莅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这是司法 机构的盛事,让我藉此机会谈谈我们的工作,以及与本港社会息息相关的法律如何 运作。在香港,几乎每项活动或多或少总会涉及法律,当中更有不少活动是受到法 律规管的。我们身处多元化的社会、人口稠密,难免会有一些涉及多方面利益的问 题;在很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甚至时有冲突。因此,法律必须在实际层面运作畅顺。 当冲突衍生法律纠纷时,法院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点至为重要。 终审法院迁址 在谈论如何秉持公义之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法律如何实际运作),我想先谈 谈昃臣道旧最高法院大楼。这座大楼坐落於填海区,是依照一八九五年填海工程计 划而兴建的。大楼供立法会使用几达 26 年后,最近已交回司法机构,这正合时宜。 大楼将成为终审法院新址,据悉新址可望於约三年后投入服务。届时,大楼除了可 为终审法院聆讯提供更宽敞及高效能的法庭外,我期望复修后的大楼可重现昔日风 貌,部分设施亦可开放予公众观赏。毕竟,这座建筑物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及色彩, 是属於社会大衆的。 这座历史建筑物在此时交回司法机构也别具意义:六日后(即一月十五日), 便是这座香港法院大楼正式落成启用一百周年的日子。一九一二年一月十五日,出 席启用仪式的人士当中有香港总督卢吉爵士,亦有首席按察司皮葛爵士。 当年,在场还有Abdullah Bin Suffiad 先生,他是首席按察司的书记。他的曾 孙石辉法官──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法官──正坐在我后面。想Suffiad 老先生得见法 律得以传承,定必引以为荣。 卢吉爵士早於法院大楼启用当日致辞时,预示普通法在本港延续传承: 「······纵使其他建筑物不复存在,我们的法院仍将屹立不倒。牢固於基石之上, 风吹不动。正如这座大楼所标志着的公义精神一样,尽管日换星移,仍将巍然矗 立······往后的首席按察司於此主持聆讯······定会无惧无偏。时代转移,始於今日。 各国的宪法或时有变化,世界的版图或时有变更,然而,於未来悠长岁月,这座蒙 上双眼,手持天平的公义之像,将年年月月矗立於法院门廊之上,不受世事沧桑变 幻所影响;庭院之内,亦将日复一日施行公义,不偏不倚,不懈不休。」 这座庄严的建筑物所彰显的公义精神,以及我刚才引述有关法院角色的表述, 一如既往,於本港社会历久长存不变,我相信日后定必继续延展下去。有关司法独 立、保障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以及保护私有财产和保留普通法的理念,分别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部宪制文书第二、四、六及八条明文规定。 寻求公道 去年,我提及秉持公义的要素之一,是纠纷能得当而公正地提交法院解决。当 中重点当然在於「公义」二字:即理应得到公平对待者,皆获得公平对待。 市民在向法院提出诉讼以寻求公道时,如未能获得恰当的待遇,则难言秉持公 义。关於这方面的提述,在《基本法》多处可见,第三十五条更就此述明。近年, 社会上关於寻求公道的讨论日渐增多。司法机构认为,香港的法律制度本身具有许 多优良元素,而且基础稳固,令人自豪,但是,我们仍须不断努力,改善每一个市 民寻求公道的渠道。 要探讨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着手:政府、法院及法律界。 在政府而言,提供法律援助或许是帮助市民寻求公道的最实际方式。扩展法律 援助的范围固然令更多人受惠,但同时大家亦须明白公共资源是有限的。 其次,法院亦可在多方面协助诉讼人。例如:法庭程序往往过於繁复,简化这 些程序有助诉讼人得以更便捷地解决纠纷。法庭程序之目的在於有效而迅速地解决 纠纷,这本是寻求公道的基本要素。 「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已踏入第三年,并逐渐改变了在香港进行民事诉讼的模 式。整体而言,我满意目前的进度;可以肯定的说,改革正朝着正确方向推进。更 重要的是,我深信法律界人士,包括大律师和律师,最终都会理解改革的内容,以 及他们为秉持公义而应肩负的责任。在让诉讼人得以切实寻求公道而言,可谓踏出 了一大步。 秉持公义的主要人物当中还有法官。去年,我提及数位法官将於未来一年左右 退休。我们现正进行招聘工作,以填补现有或将会产生的职位空缺。我深信我们定 能维持至高的专业水平,不负公众对司法机构的期望。 最后,让我谈谈法律界人士在寻求公道方面所担当的角色。我刚才谈到「民事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