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杭州湾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分析 - 生态环境学报.DOCVIP

长江口、杭州湾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分析 - 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口、杭州湾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分析 - 生态环境学报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 王芳康建成2周尚哲1郑琰明吴涛2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广州 5106312.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上海 200 摘要:依据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两个航次的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2-0276-08 海洋环境的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质量浓度是东海甚至中国沿海最高的海域之一[2]。本文通过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包括长江口外浅海区和杭州湾北部海域以及部分长江口河段(图1)营养盐质量浓度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春、秋季海域营养盐污染状况,从时间和空间差异入手,分析营养盐污染物质的来源、海域营养盐的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导致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营养盐结构状况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以及污染物分布与长江河口锋位置和冲淡水流向的关系,为研究海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质量控制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图1 1998年研究区及测点位置:o 春季测点;+秋季测点 Fig. 1 The study area and sampling stations in 1998: o stations in spring; + stations in autumn 本区属东亚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偏少,形成了入海径流的季节变化。长江、钱塘江、黄埔江等巨大径流挟带丰富的营养盐污染物在研究海域西部汇入。黄海冷水团、黑潮西支流、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等外海流系,以及季节性的苏北沿岸流、闽浙沿岸流等低盐、高营养盐的沿岸流系[3]影响海域东部。这里是河流与海洋两种不同体系之间的 “界面”,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由河流带来的含高营养盐的冲淡水向外海扩展,在冲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形成锋区[4],锋区作为一个动力屏障,阻挡了溶解物质等的向外扩散,形成了营养盐污染物的辐聚区。在本区出现的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与之关系密切[3, 5-8]。 1 研究区营养盐污染背景状况 本文中的营养盐污染物主要讨论氮和磷。氮和磷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超标程度排首位,是本区最主要的污染物,其中可溶无机氮和总磷已达严重污染程度,总氮和活性磷酸盐达重污染程度。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质量浓度多年居高不下[2]。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除2001年该海域无机氮质量浓度为各沿海省市海域第2位外,1999至2005年均居第1位;2004、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其质量浓度远高于居次位的浙江海域;磷酸盐质量浓度除在1999年居第3位外,2000至2004年均居次位,而到2005年上海海域的磷酸盐质量浓度攀升为第1位,高于其它海域含量28%以上;从1992年至今,杭州湾水域无机氮、磷酸盐和长江口水域无机氮的超标率一直为100%;长江口水域磷酸盐的超标率在1992年不足50%,其后迅速增加到1996年至今的100%。 研究海域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是径流携带的及近岸排污°~31°51.4′ N、123° E以西的海域及潮间带。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在上海近海的观测资料和全球硝酸盐和磷酸盐多年统计月平均值数据库。 东海环境监测中心1998年资料的调查方法:采用Qcc10-2A型球阀式采水器进行样品的采集;采样点随水深的差异而不同:水深小于10 m,采表层(0~1 m);水深大于等于10 m、小于25 m,采表、底层(距底1~2 m);水深大于25 m,采表层、10 m层、底层。水质监测项目有:硝酸盐(NO3-_N:锌镉还原法)、亚硝酸盐(NO2-_N: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氨氮(NH4+_N:次溴酸盐氧化法)、活性磷酸盐(PO43-_P:磷钼兰分光光度法)、总氮(TN:碱性过硫酸氧化法)、总磷(TP:过硫酸钾消化法)。 本文主要讨论DIN(可溶无机氮:NO3-_N、NH4+_N、NO2-_N三者质量浓度值的和)、NO3-_N、NH4+_N、TN、PO43-_P、TP的污染特征,由于NO2-_N属中间产物,不稳定、含量低、影响小,暂不讨论。 2.2 数据处理 利用Matlab计算机编程语言对数据进行分析,过程分3步。①建立原始数据库:读入东海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数据和NOAA营养盐原始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校正[10],读入地形数据,建立原始数据库。②建立区域标准数据库:对原始数据按等经、纬度水平内插和按等深度垂直内插,网格化数据;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