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建筑技术规则之建筑构造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一建筑技术规则之建筑构造编

第一章 基本規則 第一節 設計要求 第一條 (設計方法) 建築物構造須依業經公認通用之設計方法,予以合理分析,並依所規定之需要強度設計之。剛構必須按其束制程度及構材勁度,分配適當之彎矩設計之。 第 二 條 (設計強度) 建築物構造各構材之強度,須能承受靜載重與活載重,並使各部構材之有效強度,不低於本編所規定之設計需要強度。 第 三 條 (橫力作用) 建築物構造除垂直載重外,須設計能以承受風力或地震力或其他橫力。風力與地震力不必同時計入;但需比較兩者,擇其較大者應用之。 第 四 條 (增加應力) 本編規定之材料容許應力及基土支承力,如將風力或地震力與垂直載重合併計算時,得增加三分之一。但所得設計結果不得小於僅計算垂直載重之所得值。 第 五 條 (設計圖) 建築物構造之設計圖,須明確標示全部構造設計之平面、立面、剖面及各構材斷面、尺寸、用料規格、相互接合關係:並能達到明細周全,依圖施工無疑義。繪圖應依公制標準,一般構造尺度,以公分為單位;精細尺度,得以公厘為單位,但須於圖上詳細說明。 第 六 條 (計算書) 建築物之結構計算書,應詳細列明載重、材料強度及結構設計計算。所用標註及符號,均應與設計圖一致。 第 七 條 () 使用電子計算機程式之結構計算,可以設計標準、輸入值、輸出值等能以符合結構計算規定之資料,代替計算書。但所用電子計算機程式必須先經直轄市、縣(市)主管建築機關備案。當地主管建築機關認為有需要時,應由設計人提供其他方法證明電子計算機程式之確實,作為以後同樣設計之應用。 第二節 施工品質 第 八 條 (品質要求) 建築物構造施工,須以施工說明書詳細說明施工品質之需要,除設計圖及詳細圖能以表明者外,所有為達成設計規定之施工品質要求,均應詳細載明施工說明書中。 第 九 條 (試驗證明) 建築物構造施工期中,監造人須隨工作進度,依中國國家標準,取樣試驗證明所用材料及工程品質符合規定,特殊試驗得依國際通行試驗方法。 施工期間工程疑問不能解釋時,得以試驗方法證明之。 第三節 載重 第 十 條 (靜載重) 靜載重為建築物本身各部分之重量及固定於建築物構造上各物之重量,如牆壁、隔牆、梁柱、樓版及屋頂等,可移動隔牆不作為靜載重。 第十一條 (材料重量) 建築物構造之靜載重,應予按實核計。建築物應用各種材料之單位體積重量,應不小於下表所列,不在表列之材料,應按實計算重量。 材料名稱 重量kg/m3) 材料名稱 重量kg/m3) 普通黏土 1,600 礦物溶滓 1,400 飽和濕土 1,800 浮石 900 乾沙 1,700 砂石 2,000 飽和濕沙 2,000 花崗石 2,500 乾碎石 1,700 大理石 2,700 飽和濕碎石 2,100 磚 1,900 濕沙及碎石 2,300 泡沬混凝土 1,000 飛灰火山灰 650 鋼筋混凝土 2,400 水泥混凝土 2,300 黃銅紫銅 8,600 煤屑混凝土 1,450 生鐵 7,200 石灰三合土 1,750 熟鐵 7,650 針葉樹木材 500 鋼 7,850 闊葉樹木材 650 鉛 11,400 硬木 800 鋅 8,900 鋁 2,700 銅 8,900 第十二條 (屋面重量) 屋面重量,應按實計算。並不得小於下表所列;不在表列之屋面亦應按實計算重量。 屋面名稱 重量kg/m2) 屋面名稱 重量kg/m2) 文化瓦 60.0 石棉浪版 15.0 水泥瓦 45.0 白鐵皮浪版 7.5 紅土瓦 120.0 鋁反浪版 2.5 單層瀝青防水紅 3.5 六公厘玻璃 16.0 第十三條 (天花板重量) 天花板(包括暗筋)重量,應按實計算,並不得小於下表所列;不在表列之天花板,亦應按實計算重量。 天花版名稱 重量kg/m2) 天花版名稱 重量kg/m2) 蔗版吸音版 15 耐火版 20 三夾版 15 石灰版條 40 第十四條 (地版面重量) 地版面分實舖地版及空舖地版兩種,其重量應按實計算,並不得小於下表所列,不在表列之地版面,亦應按實計算重量。 實舖地版名稱 重量kg/m2/1cmTH) 實舖地版名稱 重量kg/m2/1cmTH) 水泥沙漿粉光 20 舖馬賽克 20 磨石子 24 舖瀝青地磚 25 舖塊石 30 舖拼花地版 15 空舖地版名稱 重量kg/m2) 空舖地版名稱 重量kg/m2) 木地版 15 疊蓆 35 第十五條 (牆壁重量) 牆壁量重,按牆壁本身及牆面粉刷與貼面,分別按實計算,並不得小於下表所列;不在表列之牆壁亦應按實計算重量。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