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之影响及因应(二).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華白海豚之影響與因應(二) 2010年7月13日(週二)下午│行政院環保署 專家會議 中華白海豚,確定事項 生態特質: 性成熟期長,生殖率特別低。族群易衰敗,成長難。 棲息近岸淺水,易受來自海岸開發和陸地污染傷害。 容易被切割成小族群。 國際保育等級: CR (critical endangered) (極度瀕危)。(2008/8/29) 現況: 台灣西海岸,工業開發相當密集。 白海豚總數只剩不到百隻,且被切割為南北兩個亞族群。極度瀕危,可能滅絕。 海岸工業開發,已經過多。 中華白海豚,極度瀕危(CR),接近滅絕。 為自己,以及未來子孫,留些自然海岸。 開發案的影響(一) 阻隔影響: (p.4, 26, p.40) 因為開發案,將從潮間帶延伸到水深17米的海域,對白海豚,明顯有阻隔的影響。 將有加乘效應,對白海豚族群造成的壓力,不容忽視。 特別對育幼群體,可能影響更大。 數理模擬推估,南北分隔若超過七年,中華白海豚將可能滅絕。 填海造地,潮間帶消失:(p.4, p.40) 白海豚食物(魚類)資源減少。 開發案的影響(二) 阻隔影響: (p.4, 26, p.40) 填海造地,潮間帶消失:(p.4, p.40) 噪音的影響:(p.11) 台灣海峽已經是較吵雜的海域,不宜再增加人為的噪音。 因為沒有白海豚的聽力與敏感資料,無法預估影響,但建議採取「禁漏(預警)原則」。(p.11) 污染的影響: 無法得知何種污染將會對白海豚有影響。(p.42) 食物鏈,累積毒性物質 待澄清事項(一) 基本生態(生物)資料 調查與行為 白海豚的活動情況,每日與不同季節的變化?(p.31) 白海豚與魚類多樣性與豐度的關係?(p.28) 噪音的影響 中華白海豚的聽力範圍和敏感反應關係?(p.11) 污染的影響 污染對鯨豚影響的研究?(p.42) 填海造地,潮間帶消失 (p.4,p.40) 對海域生物資源,質和量的影響? 待澄清事項(二) 基本生態(生物)資料 風險評估: 船舶萬一洩漏,意外等,污染對白海豚的影響?機率?生態影響? 阻隔的風險,程度?造成滅絕的風險? 開發案對白海豚滅絕風險 保留白海豚廊道,效益評估 經濟效益的風險評估: 施工期間,增設鯨豚觀察員,工程影響範圍內海豚出現,即勒令停工等作業,這些對工程造成的影響與可能增加的成本? 萬一造成白海豚族群衰敗,來自國際壓力對經濟影響? 可持續的保育 生態體系的規劃管理 社會、經濟與生態的整合 採取「禁漏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採取「禁漏原則」 當科學證據,顯示某項計畫(舉動)可能危及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 雖然仍不確定其必然性,但為避免萬一,就認定其是「不安全」。 計畫提出者,必要提出「安全無虞」的証明。(舉證責任) 倘若「安全無虞」的証明,有瑕疵,或有錯誤,或問題,不被接受,這個計畫將被擱置 (零計畫)。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UNESCO) (2005)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 World Commission on the Ethic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COMEST) Wingspread Statement,在 Wingspread會議中心(Racine, Wisconsin) (1998年元月23-25日),獲得的共識,所發表的宣言。總共有32個學者專家共同起草。 A common sense way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prepared by th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Network (Jan 2000)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Be careful 小心為本 Better safe than sorry 無悔原則 First do no harm 安全第一 禁漏原則 目的:確保安全,避免萬一 對象:有公共福利和安全疑慮的事件。 原則: 只要有疑慮,都認定其是。 除非可提出「安全」的證明。 國內案例: 流行病 (禽流感、口蹄疫、SARS,等) 食品安全 (肉毒桿菌污染豆乾、香豆素紅茶) 國際公約的案例 倫敦宣言 (保護北海國際會議,1987) 避免遭受危險物質的汙染 里約宣言 (聯合國,1992) 為保護生態環境 歐盟憲章 (歐盟,2000) 保護生態環境、人體和動植物的健康 石棉案例 (歷史背景) 1879年,開採石棉, 1898年,英國工廠巡視員Lucy Deane警告石棉粉末有害。 1906年,法國有50名石棉女工死亡,建議採取管制措施。 1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