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送科室:脑卒中科
图书馆推荐最新文献信息 (2017年6月7日共36篇)
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将本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26例脑卒中患者按病情是否进展分为实验组(58例)与对照组(168例);应用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D-二聚体、空腹血糖、颈动脉斑块等相关指标.结果 2组颈动脉斑块(x2=20.345,P<0.001)具有明显差异;且2组的入院时收缩压(t=6.389,P<0.001)和SSS评分(t=11.800,P<0.001)也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入院后血压降低(x2=43.560,P<0.001)也有明显差异.2组的D-二聚体(t=14.698,P<0.001)、空腹血糖(t=7.043,P<0.001)、同型半胱氨酸(t=25.902,P<0.001)等因素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二聚体(x2=22.918,P<0.001)、空腹血糖(x2=32.062,P<0.001)、颈动脉斑块(x2=16.792,P<0.001)、入院后血压下降(x2=38.270,P<0.001)、糖尿病史(x2 =4.798,P=0.028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糖尿病史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若入院后其血压显著降低,且应用实验室检测静脉血中D-二聚体以及空腹血糖含量增加,或应用影像学检查颈动脉斑块时极大可能会恶化或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即这五个因素就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欣?[1]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邢台,054001?[1] 期刊:《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年23卷6期?392-395页?ISTIC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预测价值颈动脉斑块同型半胱氨酸
2.狼疮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配对原则分层抽取53例同期住院治疗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而无脑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差异,并进一步推断狼疮性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神经系统症状中最为常见的分别是头痛38例(71.7%);脑血管病24例(45.3%);癫痫12例(22.6%);狼疮性脑病组中血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减低、尿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抗核抗体(ANA)阳性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尿蛋白阳性与狼疮脑病有关(P<0.05).结论 头痛是狼疮性脑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血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是SLE患者发生狼疮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尿蛋白阳性可能与狼疮脑病有关.
作者:董晓宇?[1]佡剑非?[1]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004?[1]
期刊:《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年23卷6期?407-411页?ISTIC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3.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并脑干梗死3例的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并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并脑干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颅多普勒(TCD)、CT动脉造影(CTA)及MRI观察其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患者椎-基底动脉高度、位置偏移度及最宽直径的测量值均符合VBD的诊断标准;(2)TCD检查显示3例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降低;(3)头颈CTA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扩张、延长及迂曲,形成“S”形或“C”形;(4)头MRI显示急性脑梗死病变在延髓或中脑部位;(5)3例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后好转.结论 VBD合并脑干梗死可能存在椎-基底动脉形态和结构的变异及后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VBD常并发脑干梗死,对脑干梗死的治疗应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魏佳军?[1]作者单位: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科?[1]
期刊:《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年23卷6期?412-415页?ISTIC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脑干梗死高血压病
4.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收集并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首次脑卒中患者90例[脑卒中后抑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课件(共37张PPT).pptx VIP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抢救流程与规范.pptx VIP
- 平衡梁组件的承压检测装置.pdf VIP
- 2025年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44-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T_CIEEMA002-2020.pptx VIP
-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docx VIP
- 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 VIP
- T_ACEF 207—2025(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