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探究.docVIP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探究.doc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探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和民族集聚的国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各个民族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时间、空间和地域上流传。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受5.12特大地震的破坏后,四川汶川、理县、茂县的羌族民俗文化资源严受冲击和惨遭破坏,面临汉化和濒临灭绝的地步;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形式,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民风的形成反映一时一地的一种生存生活方式,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和精神特征。如何科学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维持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世纪课题。   关键词:民俗;保护开发;品牌;探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99-02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形成,扩布和演变;与民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则成为规范人们语言、行为的基本力量,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重要方式;其内容形式多样(方言、习俗、礼节、建筑、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等)。为了遵守这种习惯而创造出来的寄托着美好愿望的作品,可谓为民俗艺术了。民俗文化是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民俗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因,这种物质和精神劳动创造的结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和维持个体或种族生存的需要,没有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   二、羌民俗文化的堪忧现状   羌族是祖国大家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为我国远古文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灿烂昌盛的华夏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羌族民俗文化的今天有被周围民族淹没的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不断的迁徙和内部分化   羌族历史是不断迁徙和分化的历史。羌族最初发源于甘肃青海一带,而后向四面八方分散迁徙形成新的民族,部分部落进入四川、宁夏、云贵地区,形成了古蜀人、党项人、土族和纳西族等十多个民族,造就了无数辉煌,孕育了众多新民族后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种族的频繁交往   羌族与汉族交往的不断亲密,这也是走向衰落的又一重要原因,交往的同时也羡慕汉族文化,这就意味着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甚至在宗教信仰、传统节日、语言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特征。   (三)缺乏种族文字   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致使羌族文化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走向没落。任何民族的古老习俗都随着历史的演变更替和民族间交流融合而日益丰富,但羌族文化只靠口头流传的单一形式传播,因此,不断的迁徙过程中很多文化失传,这对于羌族在众多民族中的地位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现代文明的冲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打破了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形成内外互动,使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类似夹皮沟状的理县、茂县、汶川是羌族集聚地区,随着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内外联系日益频繁;尤其是电视网络等城市生活方式,光怪陆离的强势文化为这些单纯朴实的民众送来了“文化大餐”。丰富的城市生活与他们落后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促使年轻一代对追求时尚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与现代文明竞争中丧失大量的原有受众群。另外,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着羌族民众的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也在悄然蜕变。羌民受外界的影响已走向开放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削弱了群体意识,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活动的生命力将因其所依附的传统民俗活动的减少而减弱甚至终结。   (五)自然灾害的破坏   5.12特大地震的震中就在羌族集中的汶川一带,对于人员伤亡、建筑、甚至整个羌文化的生态链都是一次毁灭性的损坏。首先,上千年的庄房、羌雕都变为废墟,即使重建也没有羌民们当初建造时的精神理念初衷。其次,在地震身亡的民众中,有传播、传承羌文化的释比和绣娘,这就出现了死一个人,亡一门艺术的现象。   三、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物质生活一提高而导致一些原有生存方式、生活环境和古老文明衰变的思想是片面的;这不符合少数地区民众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我们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明消亡之前大量搜集、记录、保存等,以保证民族文化基因的完整性,又要寻找一条能与现实适应的发展之路,以免传承出现断裂。   传统民俗文化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有两大类内容,分别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指的是显露在外面的与特定物质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要素,如建筑、生产工具、语言文字等。不能表现在外面的,由知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