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消息-信息化阅读平台
第 1 页
第 一 辑
消 息
第 2 页
第 3 页
疑是山间别墅 却是战士之家
某仓库把最好的生活设施
给 最 艰 苦 的 深 山 哨 所
初春时节 ,笔者来到粤北九峰 山下,半 山腰处一座翠竹掩
映的小型建筑分外引人注 目:弯月形拱 门上 的琉璃瓦在 阳光下
熠熠生辉 ,整洁的器械场 、篮球场与屋顶上银灰色的卫星天线
相映成趣 。这是某仓库勤务连的五号哨所 。
这个哨所远离连队和机关,过去房屋破旧,吃水困难,信息
闭塞 。为改善哨所 战士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条件 ,仓库从 1987
年 以来,先后投资近 6万元,为哨所建起新房,购置彩 电、冰箱、
洗衣机,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去年上半年,仓库又为哨所装
上了地面卫星接收天线。
“哨所是艰 苦些 ,可我们 吃 的、住 的、用 的都是仓 库最好 的,
仓库领导对我们如此关心,我们没有理 由不干好工作。”班长叶
朝强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 。这几年,哨所也年年被评为先进,去
年还荣立集体三等功。
(原载 《解放军报》 1993年 3月 7日第二版,与郗芳同志合作)
第 4 页
千里巡诊新装备 “骄子 ”重返训练场
广州军区司令部技术部组织
人 员 深 入 部 队 搞 保 障
两个 多月来 ,广州军 区司令部技术部组织人 员深入边海
防部 队,行程 4000多公里 ,对新装备进 行检查维修 ,使 20部
“瘫痪 ”的新装备英姿勃发地出现在训练场。
技术 部今 年 2月一成立 ,就 以服 务基 层 ,搞好 保 障为 己
任 ,他们针对一些技术含量较 高 的新装备投入部 队使用后暴
露 出来 的操作使用不 当、技术 资料短缺 、维修方法落后和技
术人员素质较低等 问题 ,及 时组织技术力量深入部 队排忧解
难 。他们先后派 出 4个 小组共 27人 次分赴 粤桂两 地 ,采 取 以
修代训 的形式 ,将技术手把手地教给基层部 队的技术骨干 。
雷达修理所工程师李冰等人一到罗浮 山某部 ,脚不歇 下 ,水
不喝一 口,便一头钻进雷达车 。他们不辞辛苦 ,在蒸笼般 的雷
达车 内一干就是 3个 多小时,直到把故障排 除为止 。基层官兵
钦佩地说 “你们不仅送来 了技术 ,更送来 了精神 。”在巡 回检
修 的 2个 多月 时 间里 ,他 们共检修 装备 40多部 ,修 复雷达及
配套油机 20部,为基层部 队解决了燃眉之急 。
(原载 《战士报》 1994年 6月 8日一版头条 ,此文获 《战士
报》好新 闻二等奖 )
第 5 页
着 眼现代战争需要锻就过硬特种人才
某雷达训练大队为部队输送两千“千里眼”
“要把更多更好的 ‘千里眼’、‘顺风耳’送给部队,使他们真
’。这是广州军 区某雷达训练大
正成为现代战争的 ‘火眼金睛 ”
队全体官兵奋斗不懈的追求。近年来,他们着眼现代战争需要,
更新教学,改革教学,使大队的教学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个 训练 大 队组 建于 1979年 ,担 负着全 军部 队雷达 、指
挥仪修理工等技 术人才 的培训任务 。至此 ,他们 已向全军部
队输 送 雷达 士 官 150名 、修 理 工 2100名 ,较 好 地 充 实 了部 队
建 设 。
“不断变幻的世界风云启示我们,必须树立高科技观念,为
我军培养现代化战争的有用之才 。”大 队长罗岳南上校谈起雷
达在现代 战争 中的地位和特种技术人才 的培养 ,流露 出一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