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推荐浏览书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推荐浏览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推荐阅读书目: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舒芜等编选:《中国近代文论选》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徐枕亚:《玉梨魂》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小河》、《西山小品》 冰心:《繁星》、《春水》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辍网劳蛛》、《春桃》 王统照:《沉思》 丁西林:《一只马蜂》 田汉:《名优之死》 洪深:《五奎桥》 鲁迅:《坟》、《热风》、《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台静农:《烛焰》、《拜堂》、《天二哥》 徐钦文:《鼻涕阿二》 鲁彦:《柚子》、《一个危险的人物》 蹇先艾:《水葬》 许杰:《改嫁》、《赌徒吉顺》 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郭沫若:《女神》、《星空》、《瓶》、《三个叛逆的女性》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冰心:《超人》、《寂寞》、《分》 凌叔华:《绣枕》、《酒后》 冯沅君:《隔绝》、《旅行》、《隔绝以后》 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一个情妇的日记》 苏青:《结婚十年》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封锁》、《连环套》 闻一多:《死水》、《诗的格律》 朱湘:《采莲曲》、《摇篮歌》 戴望舒:《雨巷》、《狱中题壁》 徐志摩:《再别康桥》、《沙扬娜拉一首》、《“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沈尹默:《人力车夫》 蒋光慈:《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 殷夫:《别了,哥哥》、《血字》 叶紫:《丰收》 茅盾:《春蚕》、《林家铺子》、《子夜》 巴金:《家》、《寒夜》 老舍:《离婚》、《我这一辈子》、《月牙》、《骆驼祥子》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沈从文:《边城》、《丈夫》、《萧萧》、《柏子》、《八骏图》 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街景》 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流》 施蛰寸:《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 徐訏:《鬼恋》、《吉卜赛的诱惑》、《丈夫》、《赌窟里的花魂》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艾芜:《山峡中》 张恨水:《啼笑因缘》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 陆蠡:《囚绿记》 废名:《竹林的故事》、《桃园》、《菱荡》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张天翼:《皮带》、《包氏父子》、《砥柱》、《华威先生》 陈白尘:《升官图》 钱钟书:《写作人生边上》、《围城》 牛汉:《爱》 绿原:《小时候》 鲁藜:《泥土》 阿垅:《孤岛》 杜运燮:《闪电》、《山》 梅娘:《蚌》、《蟹》、《侏儒》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 孙犁:《荷花淀》、《嘱咐》 夏衍:《春蚕》、《上海24小时》、《上海屋檐下》 史东山:《八千里路云和月》 袁牧之:《桃李劫》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上海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之一。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五十年代初她辗转经香港至美国,在此期间曾经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因其中涉及对大陆当时社会状态的描写而被视为是反动作品。其后作品寥寥。她的主要作品包括有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怨女》、《赤地之恋》、《秧歌》等。张爱玲也曾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写《南北一家亲》等六个剧本,之后也曾从事翻译与考证工作。 生平简介 1920年(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于上海的麦根路(现在叫太兴路)。张爱玲家世显赫,她的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伦,父亲是典型的遗少,母亲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瑛。 1922年,张爱玲全家搬家到天津。在那里,张爱玲四岁就进入了私塾学习。 1928年,张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张瑛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 1931年开始,张爱玲开始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就读。 1932年在该校的校刊上发表了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 1933年又在该校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 1937年,张爱玲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并在这一年从中学毕业。 1939年,张爱玲考入了香港大学。成绩优异,连获奖学金并有机会赴伦敦大学深造。日战爆发后,不得不中断学业,回沪从事文学创作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