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家语》中的颜回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孔子家语》中的颜回形象.doc

论《孔子家语》中的颜回形象   摘 要: 《孔子家语》中记录的颜回,崇礼重德,尊师行“仁”,善于自化融会知识以“足发”,还有他含民本倾向的政治思想,“不迁怒”、“不贰过”的好学精神,贫而不忧的处世态度都使其在后世树立了高大形象。《孔子家语》与《论语》和《庄子》中记录的颜回形象有所互补或差异,对这些互补或差异性进行简要的比较探讨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颜回形象及其对后世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孔子家语》 《论语》 《庄子》 颜回 形象      因为年代的久远,先秦儒家的许多典籍或是因为后代的传抄、刻印过程中出现脱、误、讹等现象,或是后学不断加工而成的,或是后人“托长者之言以自重”,致使许多著作被定为“伪书”。但是,到进入到具体研究过程中时,又会发现一些被定为“伪”材料原是可信的、不可或缺的,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书明知是“伪书”,却“历千年而不能废也”。《孔子家语》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孔子家语提要》中记“王柏家语考曰:‘四十四篇之《家语》,乃王肃自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记》割裂织成之。孔衍之《序》,亦王肃自为也。……反复考证,其出于肃手无疑。特其流传既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1](P2333)现代的研究中同样如此,尽管不少学者还没有真正看到《孔子家语》成书的真相,但在相关的研究中仍然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往往不得不引用该书的材料作为旁证。因此,在《孔子家语》“伪书”说已经根本动摇的今天,我们展开对《孔子家语》中颜回形象的讨论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   《孔子家语》中记录的颜回,形象鲜明。一方面,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且已具民本倾向;另一方面,他崇礼行“仁”,尊师重德。此外,他还勤学好问,善于自化融会知识。他被后世尊为通六艺的七十二贤人之首,其他弟子都自叹不如,曾子曾说“吾无颜氏之言”、“吾无颜氏之才”,连老师孔子都称赞他:“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颜回是贤者、儒者、君子、德行的榜样。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孔子家语》中颜回形象进行详论。   (一)秉承儒家的政治思想,且具有民本倾向。   首先,颜回政治报负远大,具有儒家的积极的入世精神。颜回一生并未从政,但他并不是没有从政的愿望和能力。孔门是主张“学而优则仕”的,颜回作为孔门弟子之一,不能不受其影响。《孟子?滕文公上》记其语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显然,颜回与舜“同道”、“所追同一”,赞赏舜“无为而治”,即后来儒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尝曰:“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2](P90)《孔子家语》中所记载的“颜回言志”,“颜回将西游於宋”,还有颜回所说的“夫子之道甚大,故天下莫能容”等,都可见颜回信道诚笃,坚定不移,积极地以儒家入世精神为尚的政治愿望。   其次,在施行自己具体的政治主张时,颜回主张“以德治国”。在《孔子家语?致思》篇的记载中,颜渊、子路、子贡三人应其师孔子的要求,谈及各自的政治志向。颜渊表达了如下志向:“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2](P29―30)孔子对他们三人各有评论,对子路的评是:“勇哉!”对子贡的评论是:“辩哉!”而对颜渊的评论则是“美哉!德也。”并且表示更加赞赏颜渊的“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2](P30)   再次,颜回向往上下同心,百姓安乐,具有明显的民本倾向。《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五章记颜渊之言曰:“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内外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义向风,壮者趋而进,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蛮,莫不释兵,辐辏乎四门。天下咸获永宁,虫宣飞蠕动,各乐其性。进贤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礼。言仁义者赏,言战斗者死。”[11](P97―98)颜回所勾勒的这一社会蓝图,是一个崇尚仁义,社会和谐的理想社会。在这里,君要践行“与民同乐,以德治国,以理服人”的施政纲领,谨记“民老有所养,壮得其所,幼有所学,宽政济民”的民本思想。[6](P230)   (二)崇礼行“仁”,尊师重德。   礼是外在的法制,仁是内心的需求。一个人是否尊礼与讲仁,更关键的是体现在行动中,就是要行动合于礼数,真正地去身体力行仁义。《孔子家语?颜回》记载:“颜回谓子贡曰:‘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於人,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乱也。夫子之言,不可不思也。’”[2](P93)。颜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