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用笔对中国绘画的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书法用笔对中国绘画的影响.doc

论书法用笔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摘要:中国画即以“气韵生动”为最高的境界、以“笔精墨妙”为最高的审美形式、要求“骨法用笔”那么作为仅用抽象的笔墨来表现的书法在国画中就越来越重要。书法用笔又是书法在绘画中的具体表现,它使中国绘画形象抽象化、形式音乐时空化、表达深刻化和写意化。   关键词:书法用笔;影响;抽象化;写意化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25-01      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奇葩,极具独特的艺术独特性。两者从它们的萌芽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定下了不解之缘,对此我国有“书画同源”的解释,至今我们使用的造字法中象形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二者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相携发展,其中书法对中国绘画不论是在发展上、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简述一下书法用笔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一、对中国画表现意义上的影响      当绘画发展成为自觉的艺术创作之后,画家们便力图将绘画中的线条书法化,即变成书法式的用笔与书法式的线条,并且越到后来,学习书法及用笔的方法就越成了进入绘画的金匙,同时要求体会书法的“力”与“势”是如何通过笔的运动和水墨、纸张的作用体现出来;如何将自然的力集中于笔端,并在创作中流露出来。就书法而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不需要任何具体的物象仅仅以抽象的点画所寄寓的意味便可沟通心灵表达个人情感,刘熙载在《书概》中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这一切是由笔法来完成的。中国画以笔法为基础创作,便顺其自然的将创作的主体的意兴、激情及其他的精神活动融人物象之中,这构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艺术形式的根本。随后,点、线被美学家们赋予了主客观统一形成的审美意味,使得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成了揭示万象真意、无常背后有常的形式。既然中国画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表现对象,那么书法式的用笔就会比“应物象形”之模仿自然、“随类赋彩”的彩饰自然要占优先的地位。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其中即可见出,书法式用笔介入绘画在形式上物体抽象化,但神有余,并使绘画有了音乐、舞蹈之动感。苏轼作竹从不节节而生而是一笔写出,在解答米芾疑惑时云:“竹之始生,一寸萌竹,而节叶具生焉,自蜩蝮蛇……生而有之也。”可见东坡先生“写”的非竹,而是其生命,是相对于达,芬奇所言的“第二自然”的自然之极。在主客观统一下,书法式用笔写出的即便是一点一画均可写出作者的个性或沉稳或活泼灵动;写出物象及其精神若软弱纤长的线似柳、或从一条粗涩的线条中看到松树的精神;点、线、节奏及组成的笔墨效果更加有力的反映作者的个性情感,如倪赞所云:“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之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正显现了中国绘画一方面在于借助书法式用笔下产生的抽象笔墨以具体事物为素材,而更倾向于借笔墨表达自我心灵的颤动,即“逸气”。“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石涛,画家们借书法式的用笔写出了大自然的内在节奏,吞吐了大自然的天机流荡和生生不息的元气。      二、对中国画形式上的影响      中国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画面的张力亦受到书法用笔的很大影响。《历代名画记》中写到: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日: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画尽意在。这段描述中,明显的强调了他们在画中增加了书法式用笔的笔力及激昂顿挫、风驰电掣的情势。也就是在书法影响下的中国绘画不仅增加了笔力也增减了运笔的速度,书法式用笔将中国绘画推进了运动的时空加之上引宗白华先生句中显现的音乐性,强化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五代南唐时期的唐希雅进一步从具体的形态上进行了书法与绘画的融合。从中不仅可看出书画形态的结合,还阐述了绘画书法化的精神。石涛日:“古人以八法合六法,而成画法。故余之用笔钩勒,如行、如楷、如篆、如草、如隶笔法,写成悬之中堂,一观上下气势,不出乎古人之相形取意,无论有法无法,亦随乎机动,则情生矣。”“悟后运神草稿,钩勒篆隶相形;一代一夫执掌,羚羊挂角门庭。”他即说明了合书法的线与书法式用笔于绘画形中;绘画的“意”通过线条所组成的气势传达出来。随着书法用笔介入绘画的推动,在书法与绘画间的矛盾统一的影响下,文人画诞生,中国绘画逐步走向了“写”。画家们被告诫要像书法一样,赋予画中每一点以气韵、神情,以表达出作者瞬间的感觉和主观的情感。可见绘画创作的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为书法用笔不准重复,否则线条所蕴涵的灵机与生命丧失殆尽。随着艺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