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的舞蹈艺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汉代的舞蹈艺术.doc

论汉代的舞蹈艺术   摘要: 汉代是个大一统的时代,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为文艺的繁荣打下了深厚汉代的我国古代舞蹈繁荣时期,汉代的舞蹈艺术继承了远古至西周和先秦的精华,在汉代大一统的局面下又有了一次大的发展。   关键词:汉代;舞蹈艺术;雅舞;杂舞;长袖舞;拂舞;盘鼓舞;建鼓舞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66-01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歌咏尚不能抒发内在的情怀时,人们便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舞蹈不但可以补充诗歌的不足,还可以感染他人,故影响他人。    雅舞:汉代的雅舞主要分两部分,其一是从远古西汉先秦继承来的六代乐舞等。主要是指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周的《大武》等。 六代乐舞也称为《大舞》,是郊庙祭祀之乐。与《大舞》相对,周代还有六个《小舞》,这是教育贵族子弟的舞蹈,即《舞》、《羽舞》、《黄武》《干舞》、《人 舞》。这些乐舞也与祭祀有关。《大舞》、《小舞》还可以分为文舞、武舞。执干、戚等兵器的称谓武舞,其余的成为文舞。其二是从民间音乐中改变创制的宫廷音 乐,后来这些音乐有一部分进入宫廷雅乐的序列:这些包括汉高祖令叔孙通所制的郊庙乐《嘉至》《永至》等。   杂舞:汉代的杂舞最初也是产生和流行于民间,原属于民间散乐及歌舞诽优杂奏。随着以后的发展杂舞。随着以后的发展杂舞逐渐在统治阶层流传盛行,经过他们的加工和修改提高,有的增加配置,创作了新的诗歌,有的去掉俳优谐戏混杂的表演,有的逐步变成了较为“严肃、高雅”的 音乐形式,成为其歌功颂德的乐舞,发展成为他们社交宴会场合使用的杂舞,符合了其欣赏审美标准,并最终跃身于汉乐之三品。在汉代娱乐性的杂物表演往往有专 门的乐人表演,场合往往有酒会、宴会、厅堂等娱乐场所。   汉代的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形成的纯粹时期和基础时期。汉代的舞蹈基本上继承了先秦的舞蹈风格,在先秦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汉代的这些舞蹈呈现出了我国舞蹈初 期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多以手、袖为容,舞者对手的技巧的运用和对袖功能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其次,汉代舞蹈非常注重服饰的表现效果,汉代的舞人常常穿着薄 如蝉翼的长袖舞衣,借着长袖的飘逸变化来展示舞蹈的服饰之美。其三,汉代舞蹈受楚舞的影响较大,楚人以瘦为美,舞蹈也常常借助欣长的身体、纤细的腰肢来不 断增加变化,从而达到舞美的效果。这种舞蹈舞动起来轻盈舒展,罗衣从风,长袖飘飘,正如汉代史籍所描绘“表飞 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抗修袖以翳面兮”“ 纤腰而互折”,这类舞蹈有《长袖舞》《对舞》《双人舞》《巾舞》(以巾代袖,转环飞舞)。   汉代不但有以手袖为舞蹈道具的舞蹈,还有以乐器为道具的舞蹈。以乐器为道具的舞蹈主要是手执乐器如铎《铎舞》(铎,似羚羊的乐器)、建鼓《建鼓舞》。而建鼓舞是其中著名的舞蹈之一,史迹中未发现《建鼓舞》之名,而在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却有许多乐人击建鼓的形象,这些形象不同于一般的击鼓状,而是边舞边击、边击边舞,击鼓的姿态形象极具舞蹈的基本状态。多数学者将这种边击鼓边舞蹈的形象称之为“建鼓舞”。   剑舞:汉代有不少手持武器的舞蹈,如《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等。这类舞蹈,除了受“百戏”的 影响,另外多是古代武舞的遗风。《剑舞》是我国秦汉时代普遍的舞蹈。我国的冶炼之术,早在春秋之时就有很大的提高,吴越之地的铸剑之风在当时风靡一时。两 汉之际,刀剑既是武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表演的舞具,特别是舞剑更为普遍。因为剑是古代文人、武士随身佩戴的防身武器,同时也是古代身份的象征。   《干舞》:《干舞》就是盾牌舞,也就是舞者扮演为疆场上的甲士,手持盾牌依照着队列或者打斗的场面进行舞蹈,也属古代武舞的行列。两代鉴于史籍的武舞,绝大部分为宫廷雅舞,均为整齐划一的武舞行列。而以民俗色彩浓厚的汉代画像石上所见的这些舞蹈,多以数人的舞蹈为主。   《戚舞》:《戚舞》就是持斧的舞蹈。《干戚舞》是我国古老的舞蹈,但《干戚舞》的资料并不多,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上有位持戚而舞的勇士,刻在朱雀和铺首衔环图而下,其人豹头环眼,怒目张口,上身赤裸,两臂展开,阔步前本,姿态颇为矫健。   《巴渝舞》在汉代,由于国家的统一,疆域的地扩大,四周少数名族的归附,是的少数民族的乐舞艺术也逐步传入中原,并进入王室宫廷融入华夏正声中。在中原内地, 最有名的少数民族传来的舞蹈,尤以《巴渝舞》最著名。《巴渝舞》属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板盾蛮的舞蹈,这是在西汉初年传入的。这种舞蹈从曲名有“矛”和“弩“,以及该舞的产生过程来看,这是属于一种持兵器而舞的舞蹈。   巴渝舞在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