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青岛城市痕迹――古力盖.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析青岛城市痕迹――古力盖

剖析青岛城市痕迹――古力盖摘 要:直到现在全中国只有在青岛听到的一词,其他地区的人根本不知所云为何物,那就是“古力”。德国在1897年时侯,以军事演习为借口,武力侵占了青岛,之后,也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青岛的建设上,就是现在青岛所用的所有的排污系统,都是当时德国侵占期间遗留下来的。当时的排污系统上面所用的盖子,德语是:古力,所以一直现在青岛还是在沿用当时音译过来的“古力”。青岛人把城市下水道的井盖叫做古力盖,是根据德语Gully(或Gulli )音译的。但凡城市,都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管道井的,有雨水、污水的排泄,自来水的供给,各种管道、管线的铺设都埋于地下。有管道必有作为不时之用的检查修理井,有井必有井盖。其系统复杂庞大,所标所示,非专业人士所能识得。如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神经枢纽,像城市中的另类“达*芬奇密码”。 关键词:古力盖;痕迹;图形   青岛的古力盖要比其他城市多得多,山城青岛,地势起伏,自然会给管道留有更多的控制口;管道管线的种类繁多,亦增加标有各种功能用途的古力盖。作为穿行于青岛街头巷中的人,在自特辟篇幅,说道古力井,并非是青岛无美景可看,无故事可陈。而在于青岛的古力盖,自有它的非比寻常。单说“古力盖”一词的来历,一语道出青岛的城市规划、建设之历史。百年前的德国人占领青岛,军舰和码头,教堂与街道,总督府、警察局以及俾斯麦兵营等等,可谓大事建设,以图德意志帝国在全球范围内之势力强大。往事如烟,作为青岛城市中的一语“Gully”及遍布这座城市大街小巷中的“古力盖”,除其使用上的功能之外,岂不是另种见证,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昨天与今天,见证着变化与发展。 如此,青岛“古力盖”也是一种视觉风景,是铁铸的城市印痕,斑斑印在这座城市之中。有德国“哈尔伯格许特路德伯克林公司”的,也有“中华民国十三年”的;有从1951年到2005年的记年制造的,也有水、电、煤、热、TV等等功能用途的井盖,是青岛城市的另类细节。由于它的存在,又怎能不读呢?由于它就在那里,就在脚下,又怎能不看呢?   古力盖之图形*痕迹*密码   最初注意古力盖是从哪条路上开始的已记不清楚了,但那极具形式美感年的构成式样,是进入眼帘的主要原因。后来见到龙华路上“1957*雨“的井盖就不但只是好看了,因为当我还没来得及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已经在这里“服务”了,现也已年近半百。后来,在老城市溜达,注意到街道建筑的同时,总免不了注意脚下的古力盖。于是,各种各样的古力盖进入了我的镜头。是好看的图案,使城市的历史痕迹,也是难以解读的密码。比较之下,都有各自的图形构成样式,或八角叠加、环环相扣,或单圈重叠,形如靶环,中心处有注明其功能的铭文记号和年号。虽然图样千变万化,但都是清一色的生铁铸成,或被车轮辗得锃亮,或被潮湿浸得锈蚀斑斑。 德县路和肥城路上都有“青岛哈尔伯格许特路德伯克林公司”铭文的古力盖。肥城路,就是那条耸立着圣弥厄尔大教堂的路,有着异国情调的马牙石路。德占时期这里叫不来梅街,是德人与华人居住区的分界。这条街东起教堂,穿过中山路,向西延伸到泰安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及宁阳路汇集的六岔口。可以肯定的是哈尔伯格许特路德伯克林公司是当时实施此项工程的。当着铭文清晰呈现在足下时,能不说是青岛的痕迹吗?太平路、常州路上有“中华民国十三年七月建立”字样的“太平井”盖,标有“专备救急”,并有编号。民国十三年(1924)的青岛,应是北洋政府执政时期(1922年12月―1929年4月),那一年的一月,青岛观象台职员宋国模邀集一批体育爱好者组织成立了青岛第一支足球队――中华足球队;那一年的9月20日也是高洪恩、蔡元培、张伯苓组建私利青岛大学开学;那一年的10月,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等等。古力盖上也写着青岛的历史,单就一个“一九六六年”,又让人想到什么呢?   50年代的古力盖   五十年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大炼钢铁”和抗美援朝……五十年代的古力盖约占四分之一的数量在青岛街巷的路面上。 60年代的古力盖   经历过20世纪六十年代的人,自然不会轻易的忘记“饥饿”的滋味和“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等等。 70-90年代的古力盖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和青岛的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样子,人们各自的记忆力自会有清晰而具体的回味。80、90年代虽然离我们很近,但也已是20个世纪的“城市印记”了,在历史的长路上和青岛的马路上,时光同样地悄然而逝……   形形色色的古力盖   在青岛形形色色的古力盖中,除去注明了功能的文字标记外,也有许多是符号或字母标示的。没有明确的文字标示,尽管它们所处的位置属于当时青岛的德占或日占区域,纪念馆它们的形制图案与那些有铭文的相近,由于没有充分的依据也很难断定,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图形欣赏的视觉范围。无意非要“考”出一个什么“古”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