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选注》献疑附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选注》献疑附例

《伤寒论选注》献疑附例【摘要】 当代人学习伤寒论最基础的一环是它的句读,本文以当下较为流行的柯学帆《伤寒论选注》本为例,提出若干疑问讨论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 标点; 中医典籍整理 【中图分类号】 R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90-02 一、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它创立了六经辩证和治疗原则、方剂的配伍等基本理论,开创了辩证施治的方法,所载方剂被誉为“经方”,它对文史多科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当代人研究伤寒论首先碰到的是语言障碍,多要借助对白文的句读,标点的到位与否,常就决定了对这部典籍的学习和继承水平。检读建国以后约150多种伤寒论全本、选本、注释本、标点本,多从医学角度探讨其微言大义,常对标点问题大而化之;若干有语言背景的人又易被医学内容所困。笔者先后学了汉语言和中医两个专业,谨将一些学习记录献诸同好 笔者按影响大小选用了柯雪帆先生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选注》 二、关于校读、出注 该书用繁体字印刷,很好。但原序《?寒?病?集》一文竟然全文未出注解,似有不妥。而其中“杂病”依然作“卒病”,亦不出注,不利于学生学习。试问今日有几人能不用拐杖直接阅读该文呢?其他一些本子也有类似问题 作为一本很大程度上供自学所用的教材,究竟是连贯全文讲,还是由选注者任“选”为宜,显然会有多种解释和做法,但受众的希望应是持此一册,相关学问皆备于我。而本书对伤寒论的若干较大问题上未出注是一不小遗憾。如经络学说讲十二经,但伤寒论只讲六经,柯本全然未曾出注。这涉及中医一大问题,六经即十二经,其均为足经,无一手经,盖足经长,手经短,手经功能足经皆可涵盖,故古书径称六经辨证。此本基本理论,可惜今之医藉多略而不谈,其习相沿既久,固非《选读》一家,然而道之不传,医何以继? 三、句逗献疑 柯本标点有需斟酌处 1、辨太?病???治上。太?之?病,?浮,???痛而?寒。 1 案:“强痛”之间应加一顿号,理由是头只有痛而无强,项则临床有痛而不强者,亦有强而不痛者,加一顿号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如汪苓友《伤寒论辩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即径称“太?病即上文云?浮?痛?强是也”,句逗不明易引起不同理解。本条为太阳病之纲,理解不确有碍理解其他太阳病症 又本条及后附各条之文献摘要均未加任何形式的注,实不便于自学,其中学生需索解者甚多 2、太?病,??,汗出,??,?缓者,名为中风。2 案:在现代汉语里,逗号连接的前后两句话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常有递进、因果等关系,考“中风”各证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联系,是简单的并列,故这里逗号应规范为顿号,即“发热、汗出、恶风” 本条之上条释义第二款称“外感病初期,?寒常与发?同见,但?寒起病即见,发?往往出现较迟,卫?为?寒所郁闭,乃见发?。故本条为太?病的早期表现。”那么作为第二条的“发热”,即应是太阳病较后的表现。引此足证“发?,汗出,??,脉缓”并非先后递进关系,而对此柯本全然不提,会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学生忽视本病的发生时机 3、太?病欲解时,?巳至未上。9 案:逗号可否放在“时”字之后?因直观看“欲解”并无修饰时间的必要,而时可以和“巳至未上”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但这是古来沿用的做法,各位注家一般都如是,且两用亦皆可说通。“欲结时”是六经辩证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各经皆然,如 ?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193 少?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太?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少?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厥?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以现代人阅读习惯看,标为“太?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当更上口 4、太?病,?背强几几,无汗??,葛根?主之。31 案:无汗与恶风间为并列关系,故应有一顿号断开 5、太?病,?痛,发?,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案:盖“?痛至?汗”之间系并列关系,当用顿号 6、太?中风,?浮紧,?热?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躁者,大青龙?主之。若?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38 (方略)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遂虚,??,?躁,不得眠也。39 太?病,?浮?,?汗,发?,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仍在,此当?其汗。服?已微除,其人??目暝,?者必衄,衄乃解。46 案:大青龙汤证首句当作顿号,后凡同类不赘。“去上沫”多见,但其后标点不一,如(33)条葛根加半夏汤“去白沫”则加句号,虽句意可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