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道主义角度看《铁木前传》.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人道主义角度看《铁木前传》

从人道主义角度看《铁木前传》摘要:本文着重研究《铁木前传》中塑造的主要人物,从其自身性格特点挖掘小说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道主义 落后 同情 一 孙犁17年的文学创作中,《铁木前传》称得上是独特而富有艺术性的一部。它讲述的是解放前和解放后木匠黎老东和铁匠傅老刚之间友谊的变化,以及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从青梅竹马到之后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的故事。小说的线索比较清晰,它以人际关系的前后变化为线,人物的个性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贴近。与同时期另外的小说不同,在众多红色小说盛行的时候,《铁木前传》更注重对人的关注,它用散文化的笔法来演绎这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人情的悲喜剧 孙犁说:“《铁木前传》的写作起因是源于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进城之后产生的,过去从来没有的。这就是:进城之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者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下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而苦恼。”或许是有这种关注于“人”的思想在内,《铁木前传》才显得更加一枝独秀。本文也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分析《铁木前传》这篇小说的人物 二 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而主张对各种差异的容忍,尊重个人表达其信仰的权利,无论这种信仰是多么不入流,人道主义都不主张用社会或法律的制裁对其进行压制。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各中人物的刻画都是平等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仅是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对他们的不同选择作者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我们通过几个人物来阐述这一点 先是六儿。文中有不少对六儿的正面和侧面描写。先是通过黎老东对傅老刚的介绍说“六儿最精神”,然后是九儿眼中“办法多一些”的六儿,还有拾柴时的另觅新道和不爱劳动爱嬉戏等,都把童年时候六儿的快活无忧、聪明机智给展现了出来。长大了之后的六儿“越发娇惯起来”,“他不愿意像四哥一样到地里去做活,起猪圈送粪这些事,可是他也不好净闲着,他就做些小买卖。”当然,买卖对于他也不是为了养家糊口的事业,不过是玩一玩逗逗小姑娘的途径而已。这样一个对生活没有规划、整天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作者眼里并非一无是处。与之相反,作者却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六儿的人生。文章里,作者借着锅灶问了这样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受累受冷地工作,你的老弟(指六儿)在那里带着女人玩耍。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是我们走对了哩,还是他们走对了?这个问题或许也表明了作者一个态度:也就是对六儿这类人的生活方式的不自觉欣赏。其实不管是六儿还是杨卯儿抑或是小满儿,他们虽然缺少了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义务感,显得轻浮放纵,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洒脱、乐观的。这是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的追求 与六儿他们相反,四儿和九儿就是另一类的人。他们正直、朴素、对社会充满了热爱。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落后的人,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希望。他们亲力亲为,去挖井,去开荒。对于他们这种甘愿为集体奉献自我的精神,作者首先是肯定的,但是他也并未对此有太多的赞扬 从对待所谓的“先进”和“落后”的态度上,我们就能够看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对于不同的人生态度的选择,作者对于人物并未有太多的束缚,也没有在文章中透露出什么“学习先进、改造落后”的观点。与之相反,作者用他包容的心去看待这种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尊重每个人的不同选择,对于六儿这种看似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人群,他也会流露出欣赏和羡慕,对于四儿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他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赞扬。这并非说作者的思想本身就有问题,而是作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切,看到不同的人生,而这个高度,也正是从人道主义出发 三 体现小说人道主义色彩的还有另外一方面,也就是作者的同情心。一切从人性、人道主义严重匮乏上产生的人道主义,几乎都是从同情开始的。同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莎士比亚认为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是仁慈、同情。而《铁木前传》中最能表现作者这种同情的,也只有“小满儿”这个人物了 小满儿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她自小就被母亲包办婚姻,丈夫长年在外,长大之后越发出落得漂亮出众,却被姐姐接到她身边吸引顾客。她渴望走出这些困境,渴望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情,但是现实却不允许她如此。她被界定为“落后青年”,需要进步思想去改造。对于那些所谓的进步思想的会议她懒得去开,但是对来劝说她的同志却很热情;她会主动去学习婚姻法,却在敏感话题开始时偷偷溜走。她狡黠大胆、聪明能干,她被村里的人看作是不正经的,而实际却纯洁而童心未泯。作者对她有一种怜悯,有一种欣赏。在文中,作者写道:在这一刻,她了解自己,可怜自己,也痛恨自己。她明白自己的身世,她是没有亲人的,她是要自己走路的。而最后,小满儿也终于抛开了众人的目光,走了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跟着六儿去跑车。这是小满儿的决定,我觉得,也是作者想要看到的结果,而这,也是对人的自由的充分尊重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