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头七年民族区域自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国头七年民族区域自治

建国头七年民族区域自治摘 要: 在建国头七年中,党和国家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民族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反过来,法制的日益健全又进一步促进民族区域自治的顺利实施,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民族区域自治呈现出顺利而健康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建国头七年; 民族政策; 民族法制 中图分类号: D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4-0021-04 The National Regional Autonomy of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New China’s Creation XIE Zhong , XU Bi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Common Platform”, the CPC and the state p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as a national center of work In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new china’s creation. In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rocess of gradually legalized and standardized; Conversely, increasing the legal system more robust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creating a virtuous cycle. The National regional autonomy presents a smooth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momentum. Key words: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New Chinas Creation;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national legislation 建国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这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伟大创举,又是顺应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完美统一 在建国头七年中,民族区域自治呈现顺利而健康的发展态势。党和国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民族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反过来,法制的日益健全又进一步促进民族区域自治的顺利实施,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根据这一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特点,它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初步推行及其法制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我国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相继获得解放,从而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新中国通过镇压反革命运动、剿匪斗争、疏通民族关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等措施,不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而且消除了民族隔阂,初步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建国头三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初始阶段。到l952年底,新建的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域有42个,其中,专区级9个,行政公署级1个,县级32个[2]79。这一阶段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大多数是过去民族关系比较显著、解放后经过党和国家疏通民族关系的努力,民族关系比较融洽的地区,因而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进一步推行具有示范作用。第二,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民族自治机关的民族化初步取得了成效。截至1952年底,全国已有少数民族干部10万人左右[3]。第三,由于民族识别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15个民族都是国内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